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20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1-17页 |
1.2.1 PPP模式的概念和定义 | 第12-13页 |
1.2.2 PPP的发展历史、优势以及契约形式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3 PPP模式的风险控制和政府管理问题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2.4 我国PPP模式发展 | 第15-16页 |
1.2.5 PPP模式过度使用可能性及其财政约束条件理论 | 第16-17页 |
1.2.6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| 第17页 |
1.3 论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1 论文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3.2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1.4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PPP模式地方财政约束的理论概述 | 第20-26页 |
2.1 PPP模式的概念、本质和目的 | 第20-21页 |
2.2 PPP模式财政约束的理论基础 | 第21-23页 |
2.2.1 公共支出的无限性和公共收入的有限性 | 第21-22页 |
2.2.2 地方债管理制度限制地方融资 | 第22-23页 |
2.3 PPP模式财政管理能力相关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3.1 提高公共品供给效率理论 | 第23页 |
2.3.2 PPP模式中政府与社会资本关系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3.3 中长期预算改革理论 | 第24页 |
2.4 PPP模式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| 第24-26页 |
2.4.1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4.2 PPP项目风险管理理论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地方政府过度利用PPP模式可能性分析 | 第26-40页 |
3.1 国内PPP示范项目与推介项目的描述性统计 | 第26-29页 |
3.1.1 首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 | 第26-27页 |
3.1.2 第二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 | 第27-28页 |
3.1.3 发改委PPP推介项目的规模 | 第28-29页 |
3.2 我国各省PPP规模的描述性统计 | 第29-34页 |
3.2.1 我国各省两批2014年-2015 年PPP项目的发展情况 | 第29-31页 |
3.2.2 已纳入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的各省PPP项目 | 第31-33页 |
3.2.3 已落地的PPP项目 | 第33-34页 |
3.3 PPP规模合适度判断 | 第34-37页 |
3.3.1 我国PPP项目总量、增速与国外的比较 | 第34-35页 |
3.3.2 我国PPP规模占公共投资比重与国外的比较 | 第35页 |
3.3.3 我国PPP规模行业分布与国外的对比分析 | 第35-37页 |
3.4 地方政府过度利用PPP模式的原因 | 第37-39页 |
3.4.1 地方政府财力不足,融资压力大 | 第37-38页 |
3.4.2 地方政府对PPP模式认识不足 | 第38-39页 |
3.4.3 PPP的债务延期效应与官员的短视行为 | 第3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4章 PPP模式的财政支出能力约束 | 第40-49页 |
4.1 财政支出能力与财政承受能力的关系 | 第40页 |
4.2 论证财政支出能力的意义 | 第40-41页 |
4.2.1 表明了政府的责任担当 | 第40页 |
4.2.2 明确了PPP模式行业和领域间的协调性 | 第40-41页 |
4.3 财政支出能力的论证 | 第41-46页 |
4.3.1 财政支出能力论证的过程 | 第41-42页 |
4.3.2 不同付费模式下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 | 第42-44页 |
4.3.3 PPP模式财政承受力的测算 | 第44-46页 |
4.4 PPP财政承受能力实证分析方法的改进 | 第46-47页 |
4.4.1 确定因PPP而承受的财政支出总额 | 第46页 |
4.4.2 整合宏观影响因子 | 第46-47页 |
4.4.3 回归分析 | 第47页 |
4.4.4 结果分析 | 第4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5章 PPP模式的财政风险管理能力约束 | 第49-62页 |
5.1 PPP模式中的风险概念与分类 | 第49-53页 |
5.1.1 PPP模式风险定义与特点 | 第49页 |
5.1.2 PPP模式风险分类 | 第49-52页 |
5.1.3 PPP模式中的财政风险 | 第52-53页 |
5.2 PPP模式中的风险识别 | 第53-54页 |
5.2.1 PPP模式中风险识别的概念和作用 | 第53页 |
5.2.2 PPP模式中风险识别的方法 | 第53-54页 |
5.3 PPP模式中的风险评估 | 第54-59页 |
5.3.1 PPP模式中的风险评估方法 | 第54-55页 |
5.3.2 PPP项目风险评估方法的选取 | 第55-56页 |
5.3.3 PPP模式中的风险评估步骤——基于vague值的风险评价模型的思考 | 第56-59页 |
5.4 PPP模式中的风险分担——基于政府担保的视角 | 第59-61页 |
5.4.1 PPP模式中的政府担保 | 第59页 |
5.4.2 PPP模式中的主要政府担保形式 | 第59-61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6章 PPP模式的财政体制适应能力约束 | 第62-66页 |
6.1 PPP模式的财政体制适应能力范围界定 | 第62页 |
6.2 财政体制适应PPP模式所需具备的条件 | 第62-64页 |
6.2.1 高效的PPP管理和协调机构 | 第62-63页 |
6.2.2 预算管理体制需要与PPP项目的长期性协调 | 第63-64页 |
6.2.3 加强对PPP项目进行VFM评价的能力 | 第64页 |
6.3 我国财政体制与PPP模式适应性方面的欠缺 | 第64-65页 |
6.3.1 PPP管理和协调机构专业性不强 | 第64页 |
6.3.2 年度预算体制与PPP项目的长期性不相适应 | 第64-65页 |
6.3.3 物有所值评价(VFM)能力不足 | 第65页 |
6.4 结语 | 第65-66页 |
第7章 政策建议与结论 | 第66-69页 |
7.1 在财政约束条件下合理利用PPP模式的政策建议 | 第66-67页 |
7.1.1 建立PPP模式项目规模合适度判断模型 | 第66页 |
7.1.2 实现PPP模式财政支出能力判断流程的数字化 | 第66页 |
7.1.3 完善PPP模式项目风险分担机制 | 第66-67页 |
7.1.4 改进财政体制对PPP模式的适应性 | 第67页 |
7.2 结论 | 第67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5页 |
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