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

“情景—应对”模式下自然灾害应急物资调配体系构建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 1.1 选题依据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述评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有关自然灾害应急管理“情景-应对”模式的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有关自然灾害应急物资调配体系的研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1 有关应急物资储备库布局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2 有关应急物资调运的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3 有关应急物资调配体系构建的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述评第17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7-19页
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9-28页
    2.1 自然灾害的概述及其分布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自然灾害界定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我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情况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我国自然灾害时间分布情况第21-23页
    2.2 自然灾害的“情景”界定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与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有关的“聚类型”情景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与自然灾害应急决策有关的“决策型”情景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与自然灾害应急物资调配有关的“任务型”情景第24-25页
    2.3 应急物资调配体系界定第25页
    2.4 相关理论基础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应急管理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“情景-应对”理论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“轴-辐”式网络理论第26-28页
第三章 自然灾害“情景”演变及应急物资调配“应对”方案生成第28-34页
    3.1 自然灾害“情景”演化特点与演化路径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自然灾害“情景”的内在要素分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自然灾害的情景演化特点与演化路径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3.2 “情景-应对”模式下自然灾害应急物资调配方案生成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“情景-应对”应急决策模式与决策规则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“情景-应对”模式下应急物资调配方案的生成过程第31-34页
第四章 我国应急物资调配体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34-42页
    4.1 我国应急物资调配体系现状与不足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我国应急物资需求分级现状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我国应急物资保障储备现状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我国应急物资响应筹备现状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我国应急物资救援调度现状第37-38页
    4.2 应急物资调配体系影响因素分析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应急物资配送需求影响因素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应急物资保障储备影响因素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应急物资响应筹备影响因素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应急物资救援调度影响因素分析第41-42页
第五章 “情景-应对”模式下自然灾害应急物资调配系统构建第42-57页
    5.1 自然灾害应急物资需求分级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构建科学的应急物资分级指标体系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应急物资需求分级模型设计第44-45页
    5.2 “轴-辐”式应急物资储备网络体系设计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“轴-辐”式物流网络模型概述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“轴-辐”式应急物资储备网络优点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“轴-辐”式应急物资储备网络构建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优化应急物资储备库分布第48-50页
    5.3 多种途径进行应急物资响应筹备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应急储备库储备物资调用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政府紧急采购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组织社会捐赠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直接征用企业物资第51页
    5.4 多受灾点应急需求优先权排序决策方法第51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优先权排序问题的描述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多受灾点优先权指标的确定及与变量值的转化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基于多受灾点需求优先权排序的应急物资调度方案模型构建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算例分析与模型论证第55-57页
第六章 自然灾害应急物资调配体系保障实施建议第57-61页
    6.1 加强法治建设与行政干预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加强与应急调配体系有关的法治建设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加强应急系统行政干预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加强社会应急应对能力第58页
    6.2 完善应急预案并加强应急演习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完善应急预案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加强应急人员培训与演习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加强应急能力评估与反馈第59页
    6.3 加强自然灾害救援的设备管理和交通设施建设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加强救灾运输工具与设备管理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第60页
    6.4 加强应急物资调配人员专业技能提升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注重提升应急决策人员专业技能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注重提升应急物流人员熟练程度第60-61页
第七章 结论第61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66-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津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案例研究
下一篇: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政府引导优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