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新津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案例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1页
    1.1 问题的提出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的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综述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评述第17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、思路和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思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方法第19页
    1.4 理论依据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公共选择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20-21页
第二章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与发展趋势第21-28页
    2.1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初始阶段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探索阶段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全面展开阶段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深入发展阶段第22-23页
    2.2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力度不够,随意性大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行政审批流程繁杂,待进一步优化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行政审批制约监督机制弱化,亟待健全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行政审批体制有待突破第24-25页
    2.3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行政审批机构的创新化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行政审批流程的规范化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行政审批监管的全过程第26页
    2.4 新津县“先照后证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典型性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组建全省首家县级行政审批局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实施“先照后证”登记制度改革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强化行政审批的全过程监管第27-28页
第三章 新津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案例描述第28-36页
    3.1 新津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背景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国内改革实践的示范性影响是新津县改革的推动力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传统行政审批的运行困境是推动改革议程的助动力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新津县创造性推进改革的必要条件第29页
    3.2 新津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改革目标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改革思路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改革原则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改革步骤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改革的具体措施第32-34页
    3.3 新津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效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行政审批效率大幅提升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行政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行政审批满意度有所提高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行政审批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第35-36页
第四章 新津县行政审批制度的机构改革分析第36-41页
    4.1 新津县行政审批机构改革的思路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以服务为导向,缩短审批时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转变机构职能,优化审批程序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推进“审管分离”,实现“一枚印章管审批”第36-37页
    4.2 新津县行政审批机构改革的内容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组建新津县行政审批局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调整县属部门行政审批职能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建立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制度第38页
    4.3 新津县行政审批机构改革的效果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缩短了行政审批时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行政审批满意度有所提高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行政审批成本大幅精简第39-41页
第五章 新津县行政审批的登记制度改革分析第41-46页
    5.1 新津县行政审批登记制度改革的背景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“先证后照”登记制度运行的弊端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“先照后证”登记制度改革的优势第42页
    5.2 新津县行政审批登记制度改革的内容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减少前置行政许可项目,实施“先照后证“登记制度改革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建立行政审批信息共享平台,创新行政审批监管方式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加强市场主体信息公示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第43-44页
    5.3 新津县行政审批登记制度改革的成效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市场主体数量增长显著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准入环节审批效率大幅提升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推动了市场监管效能创新第44-46页
第六章 新津县行政审批制度的监管机制改革分析第46-50页
    6.1 新津县行政审批制度监管机制改革的背景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法规制度不健全,监管随意性大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机制运行不顺畅,部门职责不清晰第46-47页
    6.2 新津县行政审批制度监管机制改革的内容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建立“市县联动”的审批信息共享机制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扩展行政审批的全方位监管机制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建立行政审批权力运行的监督考核机制第48页
    6.3 新津县行政审批制度监管机制改革的成效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理顺了部门间的监管责任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提升了行政审批监管效能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建立了有效的行政审批监管体制第49-50页
第七章 新津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启示与建议第50-54页
    7.1 创新行政审批机构改革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成立专门的行政审批机构,确保机构权威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建立行政审批清单管理制度,推进依法审批第50-51页
    7.2 大力推行登记制度改革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加强科学论证,规范行政审批后置监管设定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创新审批流程,建立行政审批信息共享平台第52页
    7.3 强化行政审批监管机制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7.3.1 建立行政审批的监督体系,健全行政审批制约机制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7.3.2 加强行政审批调整事项的监管,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第53-54页
第八章 结语第54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邻避情境下政府治理的政策工具选择研究
下一篇:“情景—应对”模式下自然灾害应急物资调配体系构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