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售商主导的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回收渠道选择及协调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2 国内外闭环供应链管理及回收经验 | 第12-15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3.1 理论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3.2 实践意义 | 第16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| 第16-19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1.4.2 文章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1.5 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1.6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| 第20-28页 |
2.1 闭环供应链的内涵 | 第20-21页 |
2.2 闭环供应链渠道选择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2.3 闭环供应链定价研究现状 | 第22-23页 |
2.4 闭环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现状 | 第23-25页 |
2.4.1 两部收费制 | 第23-24页 |
2.4.2 收益—费用共担契约 | 第24页 |
2.4.3 其他协调机制 | 第24-25页 |
2.5 文献评述 | 第25-26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零售商主导下的单回收渠道闭环供应链及协调 | 第28-42页 |
3.1 符号定义与模型假设 | 第28-30页 |
3.1.1 符号定义 | 第28-29页 |
3.1.2 模型假设 | 第29-30页 |
3.2 单回收渠道下的集中决策模型 | 第30-31页 |
3.3 制造商单独回收(M) | 第31-34页 |
3.3.1 分散决策模型 | 第31-33页 |
3.3.2 协调机制设计 | 第33-34页 |
3.4 零售商单独回收(R) | 第34-37页 |
3.4.1 分散决策模型 | 第34-35页 |
3.4.2 协调机制设计 | 第35-37页 |
3.5 第三方单独回收(3P) | 第37-40页 |
3.5.1 分散决策模型 | 第37-38页 |
3.5.2 协调机制设计 | 第38-40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零售商主导下的双回收渠道闭环供应链及协调 | 第42-58页 |
4.1 符号定义与模型假设 | 第42-44页 |
4.1.1 符号定义 | 第42-43页 |
4.1.2 模型假设 | 第43-44页 |
4.2 双回收渠道下的集中决策模型 | 第44-46页 |
4.3 制造商和零售商回收(MR) | 第46-50页 |
4.3.1 分散决策模型 | 第46-48页 |
4.3.2 协调机制设计 | 第48-50页 |
4.4 制造商和第三方回收(M3P) | 第50-54页 |
4.4.1 分散决策模式 | 第50-51页 |
4.4.2 协调机制设计 | 第51-54页 |
4.5 第三方和零售商回收(R3P) | 第54-57页 |
4.5.1 分散决策模型 | 第54-55页 |
4.5.2 协调机制设计 | 第55-57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五章 制造商回收渠道选择决策分析 | 第58-76页 |
5.1 制造商倾向于单回收渠道时的决策分析 | 第58-61页 |
5.1.1 价格分析 | 第58-59页 |
5.1.2 回收水平分析 | 第59页 |
5.1.3 利益分析 | 第59-60页 |
5.1.4 算例分析 | 第60-61页 |
5.2 制造商倾向于双回收渠道时的决策分析 | 第61-70页 |
5.2.1 价格分析 | 第61-63页 |
5.2.2 回收水平分析 | 第63-64页 |
5.2.3 利益分析 | 第64-65页 |
5.2.4 算例分析 | 第65-68页 |
5.2.5 二维图算例 | 第68-70页 |
5.3 制造商无回收渠道倾向时的决策分析 | 第70-71页 |
5.4 具体实施案例及启示 | 第71-73页 |
5.4.1 企业简介以及闭环供应链实施情况 | 第71-73页 |
5.4.2 政策建议及管理启示 | 第73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3-76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76-77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