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国际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国内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3 选题意义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1 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1.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| 第12-13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.2 论文结构 | 第13页 |
1.4 创新与不足 | 第13-14页 |
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概念界定及其相关理论 | 第14-19页 |
2.1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概念界定 | 第14页 |
2.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分类 | 第14-16页 |
2.3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基础理论 | 第16-19页 |
2.3.1 生命周期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3.2 投资组合理论 | 第17页 |
2.3.3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3.4 金融创新理论 | 第18-19页 |
3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 | 第19-29页 |
3.1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| 第19-26页 |
3.1.1 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| 第19-20页 |
3.1.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背景 | 第20-24页 |
3.1.3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| 第24-26页 |
3.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| 第26-29页 |
3.2.1 个人理财业务涉及的范围较窄 | 第26-27页 |
3.2.2 个人理财产品品种单一,缺乏特色 | 第27页 |
3.2.3 专业理财人员非常匮乏 | 第27-28页 |
3.2.4 产品宣传中风险揭示不足,客户评估工作欠缺 | 第28-29页 |
4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| 第29-46页 |
4.1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分析 | 第29-32页 |
4.1.1 市场风险 | 第29-31页 |
4.1.2 信用风险 | 第31页 |
4.1.3 操作风险 | 第31-32页 |
4.1.4 流动性风险 | 第32页 |
4.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2-34页 |
4.2.1 外部制约 | 第32-33页 |
4.2.2 内部制约 | 第33-34页 |
4.3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评估体系 | 第34-44页 |
4.3.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指标 | 第34-39页 |
4.3.1.1 基础性指标 | 第34-35页 |
4.3.1.2 观察变量的选取 | 第35-39页 |
4.3.2 数据选取 | 第39-40页 |
4.3.3 模型建立法 | 第40-44页 |
4.3.3.1 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| 第40页 |
4.3.3.2 因子分析法的操作步骤 | 第40-44页 |
4.4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实证结论 | 第44-46页 |
4.4.1 结论 | 第44-45页 |
4.4.2 分析及对策 | 第45-46页 |
5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风险管理对策及建议 | 第46-53页 |
5.1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及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| 第46-48页 |
5.1.1 美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及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| 第46-47页 |
5.1.2 日本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及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| 第47-48页 |
5.2 改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建议 | 第48-53页 |
5.2.1 规范理财产品业务流程 | 第48-49页 |
5.2.2 构建良好外部环境,防范个人理财风险 | 第49-50页 |
5.2.3 健全风险管理体系,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| 第50-51页 |
5.2.4 加强对复合型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| 第51-52页 |
5.2.5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| 第52-53页 |
结论 | 第53-55页 |
参考 文献 | 第55-5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