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商业银行(专业银行)论文

AB银行江西分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研究

摘要第9-11页
Abstract第11-13页
1 引论第14-21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16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综述第18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主要创新点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不足之处第20-21页
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理论基础第21-27页
    2.1 操作风险的相关理论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操作风险的定义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操作风险的分类第21-24页
    2.2 操作风险的计量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本指标法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标准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高级计量法第25-26页
    2.3 操作风险对声誉风险的影响第26-27页
3 AB银行江西分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现状第27-40页
    3.1 AB银行江西分行简介第27页
    3.2 AB银行江西分行操作风险状况第27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操作风险限额指标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重大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第34页
    3.3 AB银行江西分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基本原则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组织架构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主要流程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管理内容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管理机制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体系构建第39-40页
4 AB银行江西分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40-46页
    4.1 AB银行江西分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操作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不够完善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存在缺陷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操作风险管理基础薄弱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缺少统一独立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操作风险关键指标未根据本行实际情况适时更新第43页
    4.2 AB银行江西分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问题的成因分析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操作风险管理体系陈旧落后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操作风险管理数据库建设进展缓慢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没有全面形成操作风险管理理念和文化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内部管理架构设置的不合理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绩效考核侧重点偏移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缺少专业的操作风险管理人才且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第45-46页
5 AB银行江西分行操作风险关键指标的建立与改进第46-57页
    5.1 操作风险监测指标的不足与改进第46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操作风险监测指标的含义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KRI的构建过程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操作风险监测指标存在的不足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操作风险监测指标的改进第47-52页
    5.2 操作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指标的不足与建立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自我评估指标收集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操作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指标存在的不足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评估指标的建立第52-57页
6 AB银行江西分行优化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措施第57-62页
    6.1 健全操作风险管控制度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建立监管机制保证内控制度的执行第57-58页
    6.2 创建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数据库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成立专业化的机构并建立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建立开放型数据库平台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加快损失数据库的建设进度第58-59页
    6.3 改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加强业务流程管理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充分利用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建立独立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第59-60页
    6.4 建立操作风险评价与控制指标体系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实行严格的奖惩机制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建立操作风险内控评价制度第60页
    6.5 建立适合本行业务发展及经济形势的操作风险关键指标第60-61页
    6.6 应用关键风险指标进行预警第61-62页
7 结论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6页
附表1:重大操作风险事件标准参照第66-69页
附表2:操作风险监测指标报告表(ORM-KRI1.3 版本)第69-76页
致谢第76-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及风险管理研究
下一篇:江西省N银行财园信贷通业务风险案例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