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组合作学习为什么流于形式?-P市W高中的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叙事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一、导论 | 第10-25页 |
(一)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2页 |
1.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比较少 | 第10页 |
2.课堂真正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 | 第10-11页 |
3.学生课堂活动比较多 | 第11-12页 |
(二)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页 |
1.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2.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(三)核心概念的界定 | 第12-16页 |
1.思想政治课 | 第12-13页 |
2.小组合作学习 | 第13-16页 |
(四)文献综述 | 第16-21页 |
1.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| 第16-17页 |
2.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| 第17-18页 |
3.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原因 | 第18-19页 |
4.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对策 | 第19-20页 |
5.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| 第20-21页 |
(五)研究方法 | 第21-23页 |
1.叙事研究方法的界定 | 第21页 |
2.叙事研究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| 第21-23页 |
3.研究者用叙事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的优势 | 第23页 |
(六)研究思路 | 第23-25页 |
二、小组合作学习在思想政治课堂流于形式的叙事记录 | 第25-35页 |
(一)研究者的眼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| 第25-28页 |
1.研究者观察到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生 | 第25-26页 |
2.研究者观察到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老师 | 第26-28页 |
(二)学科组长眼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| 第28-29页 |
(三)同事眼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| 第29-31页 |
(四)学生眼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| 第31-33页 |
(五)校长眼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| 第33-34页 |
1.部分教师不够严厉,课堂管控能力不足 | 第33页 |
2.没有系统全面的评价标准 | 第33-34页 |
(六)小结 | 第34-35页 |
三、小组合作学习在思想政治课堂流于形式的归因分析 | 第35-41页 |
(一)教师的因素 | 第35-37页 |
1.教师不能真正理解“小组合作学习”的内涵 | 第35-36页 |
2.教师缺乏指导学生进行“小组合作学习”的技能 | 第36-37页 |
3.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单一 | 第37页 |
(二)学生的因素 | 第37-39页 |
1.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度参差不齐 | 第37-38页 |
2.学生缺乏合作技能的训练 | 第38-39页 |
3.学生自控能力较低 | 第39页 |
(三)W高中自身的因素 | 第39-41页 |
四、避免小组合作学习在思想政治课堂流于形式的建议 | 第41-49页 |
(一)明确科学合理有意义的教学任务 | 第41-42页 |
1. 教师应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 | 第41页 |
2. 教师应选择值得讨论的问题交给学生去讨论 | 第41-42页 |
3. 教师要控制好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的时间 | 第42页 |
(二)教师要科学分组,提高其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技能 | 第42-44页 |
1.教师要科学分组 | 第42-43页 |
2.教师需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指导水平 | 第43-44页 |
(三)培养学生自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 | 第44-45页 |
1.使学生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| 第44-45页 |
2.使学生增强成员的集体责任感、树立团队意识 | 第45页 |
3.培养学生相互彼此尊重的意识 | 第45页 |
(四)正确合理地把握形式与目标、自主与协作的统一 | 第45-47页 |
1.科学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要求 | 第45-46页 |
2.独立学习、小组合作学习 | 第46-47页 |
(五)实施发展性评价方式和多元化评定 | 第47-49页 |
1.发展性评价方式的特点 | 第47页 |
2.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多维度评价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(一)著作类 | 第49页 |
(二)期刊类 | 第49-51页 |
(三)学位论文类 | 第51-53页 |
附录 | 第53-56页 |
教师访谈提纲 | 第53-54页 |
学生访谈提纲 | 第54-55页 |
教学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