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共产党论文--党的建设论文--组织建设论文--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论文

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反腐问题研究--以G市为例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10-11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三、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2-15页
    四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五、研究的创新点第16-18页
第一章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反腐败相关理论第18-25页
    第一节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概述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的含义与职能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的办案程序第18-20页
    第二节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反腐工作的特殊性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办案机制特殊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政治地位特殊第21-22页
    第三节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反腐败的理论基础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权力制衡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寻租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二章 G市纪检监察机关反腐实践与成效第25-34页
    第一节 G市腐败案件的特点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机关事业单位腐败手段隐蔽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机关事业单位腐败受贿居多且领域集中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农村党员干部腐败手段粗暴且呈上升趋势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个人行贿案件以企业主或个体户为主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企业集体行贿案涉案金额大且难侦破第27页
    第二节 G市纪检监察机关反腐概况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G市纪检监察机关的组织构架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G市纪检监察机关与相关部门的联系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G市纪检监察机关反腐工作简述第30-31页
    第三节 G市纪检监察机关的反腐工作的成效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加强对纪检人员的业务培训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建立领导包案、全员办案机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实行“两要”案件优先办理制度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案件相互移送制度进一步规范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加强联合办案力度第32-33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三章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反腐中的问题及成因 ——以G市为例第34-41页
    第一节 G市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反腐中的问题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人员与经费缺乏保障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工作理念有待改进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反腐技术手段落后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案件移送不够及时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与司法机关配合不充分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六、反腐工作人员难获理解第37-38页
    第二节 G市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反腐问题的成因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定位不准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缺少有效的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廉政建设的宣传教育不足第39-40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四章 提升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反腐能力的措施第41-54页
    第一节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丰富反腐倡廉教育内容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增加反腐倡廉教育的形式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增强党政干部及重点部门的廉政风险意识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建立反腐倡廉教育的考评机制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群众参与度第44-45页
    第二节 提高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素质与办案能力第45-5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增强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培训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实行办案工作责任制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创新办案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建立更合理的公职人员薪酬激励制度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强化对乡镇纪委与派出纪检组的管理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六、对贪腐案件频发的领域重点盘查第50-51页
    第三节 加强对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的外部监督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加强民主党派的制约与监督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加强民间团体、行业社团和自治性团体的监督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加强新闻媒体的监督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加强社会公众的监督第53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结论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8页
致谢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民族地区基层领导干部法治素质的养成
下一篇:延安时期农民形象建构研究--以《解放日报》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