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球物理勘探论文--地震勘探论文

多通道地震勘探面波仪的研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3页
    1.1 课题目的及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高精度∑-△模数转换技术的实现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基于FPGA的数字采集与传输技术实现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上位机接收处理与显示的软件设计与实现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实验测试第12-13页
第2章 方案确定与芯片选择第13-17页
    2.1 确定方案第13-14页
    2.2 芯片选择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模数转换芯片(A/D)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FPGA芯片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运放芯片的选择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单片机芯片的选择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网络传输芯片的选择第15-17页
第3章 系统整体框架说明第17-19页
    3.1 系统整体框架第17页
    3.2 整体设计说明第17-19页
第4章 硬件电路设计第19-33页
    4.1 电源板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电源模块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同步触发电路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MSP430模块第21页
    4.2 主控板电路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主控核心板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主控连接板第23-26页
    4.3 采集板电路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电源模块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采集信号预处理模块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AD模数转换模块第28-30页
    4.4 底板第30页
    4.5 硬件实物图第30-33页
第5章 软件程序的实现第33-47页
    5.1 软件需求分析第33页
    5.2 NISO软核的设计第33-35页
    5.3 AD芯片驱动程序第35-37页
    5.4 SPI通信程序第37-39页
    5.5 DM9000网络程序第39-42页
    5.6 串口中断控制程序第42-44页
    5.7 命令协议说明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7.1 参数配置命令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7.2 采样命令第46-47页
第6章 上位机软件简介及测试第47-56页
    6.1 一致性测试第48-49页
    6.2 脉冲测试第49页
    6.3 奇偶串音测试和偶奇串音测试第49-54页
    6.4 采集数据第54-56页
结论第56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震勘探数据压缩的研究
下一篇:俯冲洋壳的命运--以藏西北古俯冲洋壳变质演化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