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政治论文

问题教学法在高中《经济生活》课中的运用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导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选题来源第10页
    1.2 研究价值第10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综述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2-14页
    1.4 问题教学法的内涵及其特征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问题教学法的内涵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高中《经济生活》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特征第16-18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第18页
    1.6 创新之处第18-20页
第二章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《经济生活》课中运用的必然性及价值第20-26页
    2.1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《经济生活》课中运用的必然性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要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是改革传统学习方式的重要路径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教材的特点内容为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可能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高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规律的要求第21页
    2.2 问题教学法在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中的价值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对学生成长的价值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对于教师发展的价值第23-26页
第三章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《经济生活》课运用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6-30页
    3.1 问题教学法在《经济生活》课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偏重教材,轻视学生生活实际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问题结论统一化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教师绝对控制问题教学的过程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教师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和问题的差异性第27-28页
    3.2 问题教学法在《经济生活》课运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教师对问题教学法的作用认识不深刻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教师仍然没有转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过多拘泥于问题的预设而忽视生成性第29-30页
第四章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《经济生活》课教学中的运用原则和方法第30-42页
    4.1 问题教学法在《经济生活》课运用中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问题情境真实性与创造性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问题设计的接近性和挑战性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和合作性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教学形式的民主性和多样性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活动性第32-33页
    4.2 问题教学法在《经济生活》课中运用的基本方法第33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创设问题情境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启发学生分析、解决问题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归纳总结,进行迁移创新第41-42页
结语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5页
致谢第45-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美育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定位及实施策略
下一篇:临汾市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效果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