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1 导论 | 第7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7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| 第9-10页 |
1.2.1 研究思路 | 第9页 |
1.2.2 框架结构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可能的创新、不足及后续研究方向 | 第10-12页 |
1.3.1 可能的创新 | 第10页 |
1.3.2 不足及后续研究方向 | 第10-12页 |
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2-17页 |
2.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2.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3-16页 |
2.2.1 国内相关著作翻译文献综述 | 第13-14页 |
2.2.2 国内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4-16页 |
2.3 小结 | 第16-17页 |
3 庞巴维克的资本与利息主要思想 | 第17-38页 |
3.1 庞巴维克的迂回生产理论 | 第17-20页 |
3.1.1 资本的性质和概念 | 第17-18页 |
3.1.2 资本主义的生产 | 第18-19页 |
3.1.3 迂回程度的度量及影响 | 第19页 |
3.1.4 资本的形成 | 第19-20页 |
3.2 庞巴维克对前人利息理论的批判 | 第20-25页 |
3.2.1 庞巴维克对亚当·斯密以前利息理论的评述 | 第20-21页 |
3.2.2 庞巴维克对亚当·斯密及以后利息理论的评述 | 第21-24页 |
3.2.3 庞巴维克对前人利息理论批判的总结 | 第24-25页 |
3.3 庞巴维克的主观价值论 | 第25-30页 |
3.3.1 价值及其定义 | 第25页 |
3.3.2 需求迫切性对价值大小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3.3.3 边际效用对价值大小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3.3.4 价格理论 | 第28-30页 |
3.4 庞巴维克的利息理论 | 第30-38页 |
3.4.1 现在与未来的联系 | 第30-31页 |
3.4.2 现在与未来的价值差异 | 第31-34页 |
3.4.3 利息的来源与表现形式 | 第34页 |
3.4.4 利息率的决定 | 第34-38页 |
4 关于庞巴维克资本与利息思想的若干争论 | 第38-51页 |
4.1 克拉克与庞巴维克资本与利息思想的争论 | 第38-41页 |
4.2 沃克与庞巴维克资本与利息思想的争论 | 第41-44页 |
4.3 怀特与庞巴维克资本与利息思想的争论 | 第44-47页 |
4.4 麦克文与庞巴维克资本与利息思想的争论 | 第47-51页 |
5 庞巴维克资本与利息思想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| 第51-54页 |
5.1 庞巴维克资本与利息思想的总结 | 第51-52页 |
5.2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启示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9页 |
后记 | 第59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