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11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2-13页 |
1.5 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4-27页 |
2.1 创业激情与创业意愿 | 第14-21页 |
2.1.1 相关概念 | 第14-16页 |
2.1.2 维度划分 | 第16-18页 |
2.1.3 实证研究 | 第18-21页 |
2.1.4 文献述评 | 第21页 |
2.2 创业教育 | 第21-27页 |
2.2.1 创业教育的概念 | 第21-22页 |
2.2.2 创业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| 第22-24页 |
2.2.3 创业教育的效果评估 | 第24-25页 |
2.2.4 文献述评 | 第25-27页 |
3 研究假设与模型 | 第27-33页 |
3.1 创业教育对创业激情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3.2 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| 第28页 |
3.3 创业激情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3.4 创业激情的中介作用 | 第29-30页 |
3.5 创业教育收益的调节作用 | 第30-33页 |
4 研究设计 | 第33-36页 |
4.1 变量测量 | 第33-34页 |
4.1.1 创业激情 | 第33页 |
4.1.2 创业意愿 | 第33页 |
4.1.3 创业教育衍生收益 | 第33-34页 |
4.1.4 控制变量 | 第34页 |
4.2 数据收集与筛选 | 第34-36页 |
5 实证分析 | 第36-52页 |
5.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6-38页 |
5.2 信度与效度分析 | 第38-44页 |
5.2.1 信度分析 | 第38-40页 |
5.2.2 效度分析 | 第40-44页 |
5.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| 第44-45页 |
5.4 相关分析 | 第45-46页 |
5.5 回归分析 | 第46-52页 |
5.5.1 创业教育对创业激情和创业意愿的回归分析 | 第46-47页 |
5.5.2 身份认同、积极情绪与创业意愿的回归分析 | 第47-48页 |
5.5.3 中介效应分析 | 第48-49页 |
5.5.4 调节效应分析 | 第49-52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52-57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2-53页 |
6.2 管理启示 | 第53-55页 |
6.2.1 重塑创业教育体系 | 第53-54页 |
6.2.2 构筑多元教育联盟 | 第54页 |
6.2.3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 | 第54-55页 |
6.3 局限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附录 | 第57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7页 |
后记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