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法的理论(法学)论文

西方法律信仰的历史追溯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本文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第8-9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9-11页
第二章 本文研究对象的限定第11-13页
    2.1 对“西方”的界定第11页
    2.2 对“法律信仰”的界定第11-12页
    2.3 “法律”释义第12-13页
第三章 追溯的起点——古希腊第13-24页
    3.1 告别王权时代:社会权力结构的转移与法律的萌芽第13-14页
    3.2 希腊城邦精神与和公民美德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贵族“对赛”(agon)精神的继承——公平和平等精神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城邦生活与理性精神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人与城邦的关系——公民美德第16-17页
    3.3 对法律的质疑与论证——自然法的萌芽第17-18页
    3.4 苏格拉底之死——法律的局限性第18-19页
    3.5 最高水平的思考与法律信仰的萌芽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柏拉图的虔敬与法律信仰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亚里士多德从“人性”与城邦出发的法第20-24页
第四章 成长的时期——古罗马和中世纪第24-35页
    4.1 承上启下的古罗马时期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自然法的发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法律实践与法学发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国家观念与帝权挑战第26-27页
    4.2 急剧变化的中世纪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教会法:第一个西方近代法律体系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世俗法律体系的形成第28-29页
    4.3 基督教神学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29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无差别的爱:平等思想的土壤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法律至上理念的衍生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奥古斯丁:理性精神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托马斯·阿奎那:法律信仰与宗教信仰的高度融合第32-35页
第五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时期第35-44页
    5.1 14—18世纪欧洲社会结构转型概述第35-37页
    5.2 希腊美德的复活与新内涵第37-38页
    5.3 宗教改革和法律信仰的变化第38-40页
    5.4 理性主义兴起与启蒙运动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自然法的世俗化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社会契约理念和和信仰的理性化第42-44页
第六章 西方法律信仰的成因浅析第44-50页
    6.1 西方法律信仰的结构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法律信仰对象及其合理性基础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法律信仰的主体条件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法律信仰的精神支柱第46-48页
    6.2 总结第48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2-53页
致谢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从人格尊严观点论代孕问题
下一篇: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--以兖州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