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选题动机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课题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4 章节安排 | 第14-16页 |
2 人格尊严理论 | 第16-30页 |
2.1 人格尊严理论的形成 | 第16-18页 |
2.2 人格尊严概论 | 第18-21页 |
2.2.1 人格尊严的定义 | 第18-20页 |
2.2.2 人格尊严的具体内涵 | 第20-21页 |
2.3 人格尊严作为基础宪政原则 | 第21-30页 |
2.3.1 从自然状态进入法律的联合体 | 第22-23页 |
2.3.2 从联合体到法治国 | 第23-25页 |
2.3.2.1 原始契约的具体内涵 | 第23-24页 |
2.3.2.2 原始契约的普遍性 | 第24-25页 |
2.3.3 民主与宪法的本质 | 第25-29页 |
2.3.3.1 民主的本质 | 第25-27页 |
2.3.3.2 宪法的本质 | 第27-29页 |
2.3.4 小结 | 第29-30页 |
3 代孕的概述及其问题 | 第30-34页 |
3.1 人工生殖的概念与类型 | 第30-32页 |
3.1.1 体外受精 | 第30页 |
3.1.2 体内受精 | 第30-32页 |
3.2 代孕的概念与类型 | 第32-33页 |
3.3 代孕所衍生的法律问题 | 第33-34页 |
4 人格尊严与代孕 | 第34-45页 |
4.1 从生育权分析代孕问题 | 第34-39页 |
4.1.1 生育权概述 | 第34-35页 |
4.1.2 生育权受宪法保障 | 第35-37页 |
4.1.2.1 生育权是由人类的生物本能和心理需求决定 | 第35-36页 |
4.1.2.2 国际人权文件将生育权确定为人类的基本人权 | 第36-37页 |
4.1.3 生育权的内容 | 第37-39页 |
4.1.3.1 是否生育的权利 | 第37-38页 |
4.1.3.2 生育权行使方式的决定权 | 第38-39页 |
4.2 人格尊严分析代孕 | 第39-45页 |
4.2.1 代孕侵犯了代孕母的人格尊严 | 第39-41页 |
4.2.2 代孕母的主观意志不影响其人格尊严受到伤害 | 第41-42页 |
4.2.3 禁止代孕不构成对不孕女性的生育权的侵犯 | 第42-43页 |
4.2.4 代孕母的主观意志不影响其人格尊严受到伤害 | 第43-44页 |
4.2.5 法律是否需要强力介入 | 第44-45页 |
5 结论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