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8页 |
1.2.1 轴系振动分析 | 第11-14页 |
1.2.2 冰载荷下轴系振动分析 | 第14-16页 |
1.2.3 螺旋桨的附连水效应分析 | 第16-18页 |
1.3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2 轴系振动相关理论 | 第20-41页 |
2.1 概述 | 第20页 |
2.2 轴系动力学模型 | 第20-21页 |
2.2.1 集总参数模型 | 第20页 |
2.2.2 分布参数模型 | 第20页 |
2.2.3 有限元模型 | 第20-21页 |
2.2.4 模型对比 | 第21页 |
2.3 轴系振动有限元模型简化方法 | 第21-24页 |
2.4 回旋振动 | 第24-25页 |
2.4.1 轴系回振激励 | 第24页 |
2.4.2 轴系回振阻尼 | 第24-25页 |
2.5 横向振动 | 第25-26页 |
2.5.1 轴系横振激励 | 第25-26页 |
2.5.2 轴系横振阻尼 | 第26页 |
2.6 扭转振动 | 第26-36页 |
2.6.1 轴系扭振激励 | 第26-33页 |
2.6.2 轴系扭振阻尼 | 第33-34页 |
2.6.3 轴系扭振固有特性近似计算方法 | 第34-36页 |
2.7 纵向振动 | 第36-40页 |
2.7.1 轴系纵振激励 | 第36-39页 |
2.7.2 轴系纵振阻尼 | 第39页 |
2.7.3 轴系纵振固有特性近似计算方法 | 第39-40页 |
2.8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3 冰载荷下螺旋桨的附连水效应分析 | 第41-61页 |
3.1 概述 | 第41页 |
3.2 附连水效应的分析方法简述 | 第41-45页 |
3.2.1 附连水效应仿真分析相关理论 | 第41-43页 |
3.2.2 螺旋桨附连水效应计算经验公式 | 第43-45页 |
3.3 螺旋桨附连水效应计算 | 第45-59页 |
3.3.1 螺旋桨、桨水耦合模型、桨冰水耦合模型的建立 | 第46-50页 |
3.3.2 敞水中螺旋桨附连水转动惯量和纵向附连水质量的分析计算 | 第50-54页 |
3.3.3 冰载荷下桨的附连水效应分析计算 | 第54-5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4 冰载荷下轴系振动固有特性研究 | 第61-77页 |
4.1 概述 | 第61页 |
4.2 模态分析理论 | 第61-63页 |
4.2.1 模态分析基础理论 | 第61-62页 |
4.2.2 转子动力学模态分析理论 | 第62-63页 |
4.3 冰载荷下轴系振动固有特性分析 | 第63-75页 |
4.3.1 回旋振动 | 第63-67页 |
4.3.2 横向振动 | 第67-69页 |
4.3.3 纵向振动 | 第69-72页 |
4.3.4 扭转振动 | 第72-7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5-77页 |
5 冰载荷下轴系扭振动力响应的时域计算研究 | 第77-103页 |
5.1 概述 | 第77页 |
5.2 轴系扭振Newmark时域计算方法理论 | 第77-79页 |
5.3 冰区船推进轴系扭振时域计算 | 第79-101页 |
5.3.1 研究对象概述 | 第79-80页 |
5.3.2 计算模型、激励载荷和桨阻尼 | 第80-84页 |
5.3.3 轴系扭振时域计算方法可行性验证 | 第84-87页 |
5.3.4 冰载荷下柴油机正常打火轴系扭振时域计算分析 | 第87-95页 |
5.3.5 冰载荷下柴油机单缸熄火轴系扭振时域计算分析 | 第95-10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01-103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103-106页 |
6.1 总结 | 第103-104页 |
6.2 展望 | 第104-10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6-11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111-112页 |
致谢 | 第112-11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