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概述 | 第11-15页 |
1.1 选题依据 | 第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2-14页 |
1.4 研究主要内容及框架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5-25页 |
2.1 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 | 第15页 |
2.2 项目风险管理流程 | 第15-25页 |
2.2.1 风险管理规划 | 第16-17页 |
2.2.2 项目风险识别 | 第17-20页 |
2.2.3 项目风险分析 | 第20-22页 |
2.2.4 项目风险应对 | 第22-23页 |
2.2.5 项目风险监控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成都金融IC卡应用平台项目风险管理必要性 | 第25-31页 |
3.1 公司概况 | 第25页 |
3.2 项目概况 | 第25-28页 |
3.3 公司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| 第28-29页 |
3.4 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| 第29-31页 |
第四章 成都金融IC卡应用平台项目风险识别 | 第31-40页 |
4.1 项目风险识别依据、方法和步骤 | 第31-33页 |
4.1.1 风险识别依据 | 第31页 |
4.1.2 风险识别方法 | 第31-32页 |
4.1.3 风险识别步骤 | 第32-33页 |
4.2 项目风险识别具体措施 | 第33-36页 |
4.2.1 列出风险检查表 | 第33-34页 |
4.2.2 项目风险识别调查 | 第34-36页 |
4.3 项目风险识别结果 | 第36-40页 |
4.3.1 项目市场风险 | 第36-37页 |
4.3.2 项目人力资源风险 | 第37页 |
4.3.3 项目技术风险 | 第37-38页 |
4.3.4 项目管理风险 | 第38-39页 |
4.3.5 项目操作风险 | 第39-40页 |
第五章 成都金融IC卡应用平台项目风险的评估 | 第40-49页 |
5.1 评价指标的建立 | 第40-42页 |
5.1.1 评估指标的选取原则 | 第40-41页 |
5.1.2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| 第41-42页 |
5.2 成都金融IC卡应用平台项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| 第42-43页 |
5.2.1 基于AHP的风险因素确定 | 第42页 |
5.2.2 风险因素集的确定 | 第42页 |
5.2.3 基于AHP的权重集确定 | 第42页 |
5.2.4 风险评价集的构建 | 第42页 |
5.2.5 风险评价矩阵的构建 | 第42-43页 |
5.2.6 风险评价的实施 | 第43页 |
5.3 成都金融IC卡应用平台项目模糊综合评价 | 第43-47页 |
5.3.1 因素集的确定 | 第43-44页 |
5.3.2 风险权重集的确定 | 第44-46页 |
5.3.3 风险评价集的确定 | 第46页 |
5.3.4 评价矩阵的构建 | 第46-47页 |
5.4 风险的模糊评价结果 | 第47-48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六章 成都金融IC卡应用平台项目风险的应对与监控 | 第49-62页 |
6.1 项目风险防范策略 | 第49-53页 |
6.2 项目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| 第53-59页 |
6.2.1 项目最高风险应对 | 第53-55页 |
6.2.1.1 市场风险应对 | 第53-55页 |
6.2.2. 项目高及较高风险应对 | 第55-57页 |
6.2.2.1 项目操作风险应对 | 第55-56页 |
6.2.2.2 项目技术风险应对 | 第56-57页 |
6.2.3 项目中等及较低风险应对 | 第57-59页 |
6.2.3.1 项目管理风险应对 | 第57-58页 |
6.2.3.2 项目人力资源风险应对 | 第58-59页 |
6.3 项目风险监控 | 第59-62页 |
6.3.1 风险监控的依据 | 第59页 |
6.3.2 风险监控的步骤 | 第59-60页 |
6.3.3 风险监控的技术与方法 | 第60-62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