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20世纪20年代的扬琴沿革及其主要音乐形式 | 第11-15页 |
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的扬琴概况 | 第11-13页 |
一、形制 | 第11-12页 |
二、演奏工具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主要音乐形式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建国前的扬琴改革与扬琴音乐创作的初步发展 | 第15-22页 |
第一节 建国前扬琴改革概述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扬琴改革成果的主要标志 | 第16-18页 |
一、音域 | 第16页 |
二、琴弦 | 第16-17页 |
三、演奏工具 | 第17页 |
四、演奏技法 | 第17-18页 |
第三节 扬琴音乐创作的初步发展 | 第18-22页 |
一、独奏作品的问世 | 第18页 |
二、乐曲音域的扩大 | 第18-19页 |
三、新技法的产生 | 第19-20页 |
四、变奏手法的多样化 | 第20-21页 |
五、和声性因素的加入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建国后的扬琴改革与扬琴音乐创作的蓬勃发展 | 第22-36页 |
第一节 建国后扬琴改革综述 | 第22-23页 |
一、变音扬琴 | 第22-23页 |
二、大扬琴(律吕式大扬琴) | 第23页 |
第二节 扬琴改革的科技创新点 | 第23-26页 |
一、关于琴体构成 | 第23-25页 |
二、关于演奏工具 | 第25-26页 |
第三节 扬琴改革的丰硕成果带来扬琴音乐创作的繁荣 | 第26-36页 |
一、作品风格的多样化 | 第26-27页 |
二、竹法的突破 | 第27-30页 |
三、新音色的开发 | 第30-32页 |
四、西方作曲法的应用与借鉴 | 第32-36页 |
第四章 扬琴音乐创作对乐器改革的需求 | 第36-40页 |
第一节 对音域的需求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对音位的需求 | 第37-39页 |
第三节 对声音纯净度和稳定性的需求 | 第39-40页 |
第五章 对乐器改革的几点思考 | 第40-44页 |
第一节 乐器改革任重而道远 | 第40页 |
第二节 对乐器改革的几点思考 | 第40-44页 |
一、关于音色问题 | 第40-41页 |
二、关于杂音问题 | 第41-42页 |
三、关于余音失控的问题 | 第42-43页 |
四、关于音量问题 | 第43页 |
五、关于跑音问题 | 第43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6页 |
附录 | 第46-47页 |
后记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