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| 第15-18页 |
1.3.1 论文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1.3.2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5-18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 | 第18-26页 |
2.1 基本概念的界定 | 第18-20页 |
2.1.1 企业竞争力 | 第18页 |
2.1.2 民航企业竞争力 | 第18-19页 |
2.1.3 民航企业竞争力的基本特征 | 第19-20页 |
2.2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| 第20-24页 |
2.2.1 系统动力学概述 | 第20-21页 |
2.2.2 系统动力学模型介绍 | 第21-23页 |
2.2.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| 第23页 |
2.2.4 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介绍 | 第23-24页 |
2.3 系统动力学适用性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4 本章总结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民航企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因素分析 | 第26-56页 |
3.1 民航企业竞争力构成因素的识别 | 第26-31页 |
3.1.1 民航企业竞争力因素识别方法的选取 | 第26-27页 |
3.1.2 基于钻石模型的因素识别 | 第27页 |
3.1.3 民航企业竞争力内在因素 | 第27-30页 |
3.1.4 民航企业竞争力外在因素 | 第30-31页 |
3.2 民航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1-42页 |
3.2.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| 第31-32页 |
3.2.2 指标体系的筛选 | 第32-37页 |
3.2.3 指标体系的检验 | 第37-38页 |
3.2.4 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8-42页 |
3.3 民航企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因素权重分析 | 第42-55页 |
3.3.1 赋权方法的选取 | 第42-43页 |
3.3.2 基于AHP-熵值法的权重计算 | 第43-5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4章 民航企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| 第56-75页 |
4.1 民航企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流程 | 第56-57页 |
4.2 民航企业竞争力子系统的划分 | 第57页 |
4.3 民航企业竞争力的因果结构分析 | 第57-65页 |
4.3.1 系统边界划分 | 第57-58页 |
4.3.2 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| 第58-63页 |
4.3.3 系统反馈关系分析 | 第63-65页 |
4.4 民航企业竞争力动力学模型构建 | 第65-73页 |
4.4.1 建立系统流图 | 第65-68页 |
4.4.2 确定函数方程式 | 第68-73页 |
4.5 本章总结 | 第73-75页 |
第5章 民航企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 | 第75-92页 |
5.1 南方航空公司现状分析 | 第75-77页 |
5.1.1 内部环境现状分析 | 第75-76页 |
5.1.2 外部环境现状分析 | 第76-77页 |
5.2 模型验证 | 第77-80页 |
5.2.1 直观性检验 | 第77页 |
5.2.2 平稳性检验 | 第77-78页 |
5.2.3 历史性检验 | 第78-80页 |
5.3 系统仿真与预测 | 第80-81页 |
5.4 优化方案模拟仿真 | 第81-91页 |
5.4.1 优化方案的拟定依据 | 第82页 |
5.4.2 优化方案仿真与分析 | 第82-91页 |
5.5 本章总结 | 第91-92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2-94页 |
6.1 总结 | 第92-93页 |
6.2 展望 | 第93-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4-98页 |
附录A 民航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| 第98-100页 |
附录B 2009-2016年民航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数据 | 第100-102页 |
致谢 | 第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