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7页 |
1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目的 | 第11-14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13-14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1.6 创新之处 | 第20-21页 |
2 相关概念、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 | 第21-31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21-22页 |
2.1.1 并购商誉的概念 | 第21页 |
2.1.2 商誉减值的处理 | 第21-22页 |
2.2 制度背景 | 第22-25页 |
2.2.1 国际制度背景 | 第22-24页 |
2.2.2 国内制度背景 | 第24-25页 |
2.3 理论基础 | 第25-31页 |
2.3.1 准则弹性理论 | 第25-27页 |
2.3.2 决策有用理论 | 第27-28页 |
2.3.3 盈余管理理论 | 第28-31页 |
3 文献综述 | 第31-55页 |
3.1 准则弹性与并购商誉价值相关性 | 第31-36页 |
3.1.1 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 | 第31-33页 |
3.1.2 准则弹性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 | 第33-35页 |
3.1.3 商誉价值相关性 | 第35-36页 |
3.2 并购商誉与公司绩效 | 第36-41页 |
3.3 准则弹性、盈余管理与商誉减值 | 第41-46页 |
3.4 盈余管理、商誉减值与市场反应 | 第46-50页 |
3.5 投资者情绪与公司绩效 | 第50-55页 |
4 准则弹性与并购商誉价值相关性 | 第55-69页 |
4.1 研究假设 | 第55-58页 |
4.2 研究设计 | 第58-60页 |
4.2.1 模型选择 | 第58页 |
4.2.2 变量定义 | 第58-59页 |
4.2.3 样本和数据 | 第59-60页 |
4.3 实证结果 | 第60-67页 |
4.3.1 描述性统计 | 第60-61页 |
4.3.2 准则弹性与并购商誉价值相关性的检验结果 | 第61-62页 |
4.3.3 准则弹性与并购商誉价值相关性(分组后)的检验结果 | 第62-64页 |
4.3.4 进一步的研究 | 第64-67页 |
4.4 稳健性检验 | 第67-69页 |
5 准则弹性、盈余管理与商誉减值 | 第69-91页 |
5.1 研究假设 | 第69-72页 |
5.2 研究设计 | 第72-75页 |
5.2.1 模型选择 | 第72页 |
5.2.2 变量定义 | 第72-74页 |
5.2.3 样本和数据 | 第74-75页 |
5.3 实证结果 | 第75-90页 |
5.3.1 描述性统计 | 第75-76页 |
5.3.2 盈余管理与商誉减值的检验结果 | 第76-77页 |
5.3.3 准则弹性、盈余管理与商誉减值的检验结果 | 第77-79页 |
5.3.4 进一步的研究 | 第79-90页 |
5.4 稳健性检验 | 第90-91页 |
6 准则弹性、商誉减值与公司绩效 | 第91-111页 |
6.1 研究假设 | 第91-94页 |
6.2 研究设计 | 第94-96页 |
6.2.1 模型选择 | 第94页 |
6.2.2 变量定义 | 第94-96页 |
6.2.3 样本和数据 | 第96页 |
6.3 实证结果 | 第96-109页 |
6.3.1 描述性统计 | 第96-98页 |
6.3.2 商誉减值与公司绩效的检验结果 | 第98-101页 |
6.3.3 准则弹性、商誉减值与公司绩效的检验结果 | 第101-103页 |
6.3.4 进一步的研究 | 第103-109页 |
6.4 稳健性检验 | 第109-111页 |
7 研究结论与启示 | 第111-115页 |
7.1 研究结论 | 第111-112页 |
7.2 研究启示 | 第112-115页 |
致谢 | 第115-11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7-127页 |
附录 | 第127-129页 |
A.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| 第127页 |
B.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| 第127-128页 |
C. 附表 | 第128-12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