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国税系统创新纳税服务的案例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8页 |
1.1 研究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提出问题 | 第13页 |
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4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14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20页 |
1.3.1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7页 |
1.3.2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7-19页 |
1.3.3 研究述评 | 第19-20页 |
1.4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| 第20-23页 |
1.4.1 新公共管理理论 | 第20-21页 |
1.4.2 新公共服务理论 | 第21-22页 |
1.4.3 税收遵从理论 | 第22-23页 |
1.5 研究思路 | 第23-25页 |
1.6 研究方法、技术路线 | 第25-28页 |
1.6.1 研究方法 | 第25-26页 |
1.6.2 技术路线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以四川国税系统创新纳税服务为例的价值 | 第28-36页 |
2.1 我国纳税服务发展的演进历程 | 第28-31页 |
2.1.1 我国纳税服务发展的演进历程回顾 | 第28-31页 |
2.1.2 我国纳税服务发展的趋势 | 第31页 |
2.2 我国现行纳税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4页 |
2.2.1 人员素质不高 | 第31-32页 |
2.2.2 服务理念落后 | 第32页 |
2.2.3 服务手段单一 | 第32-33页 |
2.2.4 服务效率不高 | 第33-34页 |
2.3 四川国税系统创新纳税服务的典型性 | 第34-36页 |
2.3.1 人才培养的创新 | 第34页 |
2.3.2 服务方式的创新 | 第34-35页 |
2.3.3 机制建设的创新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四川国税系统创新纳税服务的案例描述 | 第36-46页 |
3.1 四川国税系统创新纳税服务的背景 | 第36-37页 |
3.1.1 四川国税系统基本情况 | 第36页 |
3.1.2 四川国税系统纳税人基本情况 | 第36-37页 |
3.1.3 四川国税系统纳税服务面临的问题 | 第37页 |
3.2 四川国税系统创新纳税服务的探索历程 | 第37-39页 |
3.2.1 准备阶段 | 第37-38页 |
3.2.2 实施阶段 | 第38-39页 |
3.3 四川国税系统创新纳税服务的基本内容 | 第39-42页 |
3.3.1 四川国税系统纳税服务人才培养的创新 | 第39-40页 |
3.3.2 四川国税系统纳税服务模式的创新 | 第40-41页 |
3.3.3 四川国税系统纳税服务运行机制的创新 | 第41-42页 |
3.4 四川国税系统创新纳税服务的具体效果 | 第42-43页 |
3.4.1 经济效果 | 第42页 |
3.4.2 社会效果 | 第42-43页 |
3.4.3 内部效果 | 第43页 |
3.5 取得成效的决定性因素 | 第43-46页 |
3.5.1 服务主体是创新的核心 | 第43-44页 |
3.5.2 服务方式是创新的关键 | 第44-45页 |
3.5.3 服务机制是创新的基础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四川国税系统创新纳税服务的主体因素分析 | 第46-53页 |
4.1 主体创新的作用分析 | 第46-48页 |
4.1.1 基础作用 | 第46-47页 |
4.1.2 支持作用 | 第47-48页 |
4.2 主体创新的原因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2.1 优化办税职能 | 第48-49页 |
4.2.2 创新人才培养 | 第49-50页 |
4.3 取得的经验 | 第50-53页 |
4.3.1 整合了内部资源 | 第50页 |
4.3.2 统一了服务理念 | 第50-51页 |
4.3.3 聚集了人才优势 | 第51-53页 |
第五章 四川国税系统创新纳税服务的方式因素分析 | 第53-60页 |
5.1 服务方式创新的作用分析 | 第53页 |
5.1.1 实践作用 | 第53页 |
5.1.2 改进作用 | 第53页 |
5.2 服务方式创新的原因分析 | 第53-57页 |
5.2.1 创新服务方式的思路分析 | 第53-54页 |
5.2.2 创新服务方式的措施分析 | 第54-56页 |
5.2.3 创新服务方式的效果分析 | 第56-57页 |
5.3 取得的经验 | 第57-60页 |
5.3.1 服务更加规范 | 第57页 |
5.3.2 服务质量更高 | 第57-58页 |
5.3.3 税企关系更和谐 | 第58页 |
5.3.4 税收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不断提高 | 第58-60页 |
第六章 四川国税系统创新纳税服务的运行因素分析 | 第60-66页 |
6.1 运行机制的作用分析 | 第60页 |
6.1.1 规范作用 | 第60页 |
6.1.2 保障作用 | 第60页 |
6.2 运行机制创新的原因分析 | 第60-64页 |
6.2.1 建立高效的税企沟通机制 | 第60-61页 |
6.2.2 建立规范化的纳税服务运行机制 | 第61-63页 |
6.2.3 建立完备的工作保障机制 | 第63-64页 |
6.3 取得的经验 | 第64-66页 |
6.3.1 实现了纳税服务大跨越 | 第64-65页 |
6.3.2 实现了队伍建设大发展 | 第65-66页 |
第七章 四川国税系统创新纳税服务案例带来的启示 | 第66-71页 |
7.1 值得借鉴的做法 | 第66-67页 |
7.1.1 坚持人才兴税为核心 | 第66页 |
7.1.2 坚持以创新服务方式为抓手 | 第66页 |
7.1.3 坚持以机制创新为保障 | 第66-67页 |
7.2 应当重视的问题 | 第67-68页 |
7.2.1 理念问题 | 第67页 |
7.2.2 人才问题 | 第67-68页 |
7.2.3 机制问题 | 第68页 |
7.3 解决思路 | 第68-71页 |
7.3.1 科学制定工作规划 | 第68-69页 |
7.3.2 持续转变机构职能 | 第69页 |
7.3.3 加强人才培养使用 | 第69-70页 |
7.3.4 发挥绩效管理作用 | 第70-71页 |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1-73页 |
8.1 结论 | 第71页 |
8.2 展望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