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器人论文

自重构多分支空间机器人动力学与轨迹规划的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课题来源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综述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外自重构机器人构型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外自重构机器人动力学与运动学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空间系统动力学参数辨识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-19页
第2章 自重构多分支空间机器人变拓扑动力学建模第19-40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9页
    2.2 自重构多分支空间机器人任务构型分析第19-23页
    2.3 空间机器人各工作模式拓扑结构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三臂自由模式拓扑结构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复合体双臂模式拓扑结构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复合体双足—单臂模式拓扑结构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复合体超冗余模式拓扑结构第27-28页
    2.4 空间机器人动力学方程推导及C程序设计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给定拓扑结构下的动力学方程推导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变拓扑结构动力学方程的求解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基于C语言动力学程序设计第32-33页
    2.5 空间机器人各工作模式动力学模型校验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三臂自由模式动力学模型校验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复合体双臂模式动力学模型校验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复合体双足—单臂模式动力学模型校验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复合体超冗余模式模型校验第38-39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3章 多分支空间机器人自重构轨迹规划第40-5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0页
    3.2 空间机器人规划的基本概念第40-41页
    3.3 自重构多分支空间机器人顶层规划第41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三臂自由飞行模式顶层规划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复合体双足—单臂模式顶层规划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复合体双臂模式顶层规划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复合体超冗余模式顶层规划第46-47页
    3.4 自重构多分支空间机器人底层规划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单机械臂的底层规划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重构机械臂的底层规划第50-51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4章 空间机器人系统动力学参数辨识第52-65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2页
    4.2 等效单刚体动力学建模第52-54页
    4.3 等效两刚体动力学建模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等效双体运动学关系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等效两刚体动力学方程第57页
    4.4 目标函数构造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等效单体目标函数构造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等效两刚体目标函数构造第58-59页
    4.5 仿真研究第59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基于PSO的辨识方法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等效单体质量特性辨识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等效两体质量特性辨识第62-64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第5章 一体化仿真系统与仿真验证第65-75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65页
    5.2 一体化仿真平台介绍第65-66页
    5.3 自重构多分支空间机器人路径规划仿真第66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空间机器人单臂路径规划仿真第66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空间机器人重构臂路径规划仿真第71-74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4-75页
结论第75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80-82页
致谢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上承式梁拱组合钢结构桥梁(田安大桥)施工研究
下一篇:基于KUKA机器人的OSR片自动贴片系统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