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9页 |
1.1 前言 | 第14-17页 |
1.2 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研究概述 | 第17-23页 |
1.2.1 应用及发展概况 | 第17-19页 |
1.2.2 研究现状 | 第19-22页 |
1.2.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| 第22-23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| 第23-29页 |
1.3.1 依托工程 | 第23-27页 |
1.3.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7-28页 |
1.3.3 主要创新点 | 第28-29页 |
第二章 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 | 第29-72页 |
2.1 承载力机理现场试验 | 第30-55页 |
2.1.1 试验设计 | 第30-40页 |
2.1.2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40-55页 |
2.2 单桩复合地基载荷板试验数值模拟 | 第55-69页 |
2.2.1 数值模型建立 | 第55-59页 |
2.2.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| 第59-69页 |
2.3 承载力机理 | 第69-7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三章 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| 第72-82页 |
3.1 混凝土芯尺寸优化组合 | 第72-75页 |
3.2 承载力计算方法 | 第75-80页 |
3.2.1 计算方法提出 | 第75-76页 |
3.2.2 计算参数确定 | 第76-80页 |
3.2.3 承载力计算验证 | 第8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80-82页 |
第四章 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变形特性 | 第82-120页 |
4.1 路堤荷载下长期现场试验 | 第82-102页 |
4.1.1 试验设计 | 第85-89页 |
4.1.2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89-102页 |
4.2 路堤荷载下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数值模拟 | 第102-117页 |
4.2.1 数值模型建立 | 第102-105页 |
4.2.2 数值模型验证 | 第105页 |
4.2.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| 第105-117页 |
4.3 沉降控制机理 | 第117-11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119-120页 |
第五章 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长期沉降的计算方法 | 第120-148页 |
5.1 总沉降计算方法 | 第120-134页 |
5.1.1 模型简图 | 第120-121页 |
5.1.2 基本假设 | 第121-122页 |
5.1.3 计算方法推导 | 第122-132页 |
5.1.4 沉降计算方法验证 | 第132-134页 |
5.2 固结度计算方法 | 第134-147页 |
5.2.1 模型简图 | 第134-136页 |
5.2.2 基本假设条件 | 第136页 |
5.2.3 固结控制方程推导 | 第136-140页 |
5.2.4 固结控制方程求解 | 第140-143页 |
5.2.5 固结解答验证 | 第143-144页 |
5.2.6 固结特性分析 | 第144-147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147-148页 |
第六章 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| 第148-158页 |
6.1 工程概况 | 第148页 |
6.2 复合地基设计 | 第148-152页 |
6.2.1 承载力设计 | 第149-150页 |
6.2.2 工后沉降验算 | 第150-152页 |
6.3 软基处理效果分析 | 第152-157页 |
6.3.1 承载力提高效果 | 第152-153页 |
6.3.2 沉降控制效果 | 第153-157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57-158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58-161页 |
7.1 主要研究结论 | 第158-160页 |
7.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| 第160-1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1-170页 |
致谢 | 第170-171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| 第1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