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生物论文

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生态化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1. 前言第7-11页
    1.1 生物课堂的教学生态化的研究主旨第7页
    1.2 基本框架第7-8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生态课堂研究概述第8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生态课堂研究简述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我国生态课堂研究简述第9-11页
2. 当前生物教学非生态现象透视第11-14页
    2.1 教师控制下的去主体课堂第11-12页
    2.2 分数驱使下的唯知识课堂第12页
    2.3 恶性竞争下的超强化课堂第12-14页
3. 生态化课堂的特征第14-17页
    3.1 开放有序第14页
    3.2 互利共生第14-15页
    3.3 动态平衡性第15页
    3.4 可持续发展第15-16页
    3.5 整体性第16-17页
4.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生态化实践研究第17-35页
    4.1 方法论说明第17页
    4.2 知识、情感、技能:教学目标的完整性第17-19页
    4.3 开放、互动、创造: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第1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兴趣激发与活动内容的设计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1 兴趣激发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2 活动设计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运用生态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,学生在探索、发现、体验中快乐的学习、成长第20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1 实验法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2 互助式学习法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3 直观教学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4 探究式学习法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宽松、民主、和谐:教学环境的人文性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3.1 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生态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3.2 在生态化课堂中建立平等、互动的生态关系第29-30页
    4.4 评机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生态化研究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评价主体多元化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评价内容全面化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评价方式多样化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3.1 从尊重、和谐、共生、动态发展、整体开放的视角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3.2 不能摒弃量化考评,学生成绩依然是重要的评价方式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3.3 对教师的课堂进行评价第33-35页
5. 生物教学生态化研究之反思第35-39页
    5.1 理论与实践的会晤第35页
    5.2 结语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研究前后学生学习兴趣的比较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研究前后学生学习成绩的比较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主要研究结论第37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1页
附录第41-46页
致谢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伊旗职业高中应用文校本教材编写实践研究
下一篇:初中生教育歧视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