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法的理论(法学)论文--法学史、法律思想史论文--世界论文

洛克财产权的法哲学溯源分析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0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、目的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重点、难点与创新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拟解决的重点、难点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创新之处第18-20页
第2章 洛克财产权理论概述第20-31页
    2.1 人类最初的财产共有状态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菲尔麦的君权论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洛克自然状态下的平等共有论第20-21页
    2.2 洛克财产权获取的方法——劳动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假设前提:人类对自身享有所有权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从共有到私有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劳动渗入论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劳动价值论第23页
    2.3 洛克财产权取得的限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享用原则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不损害他人利益原则第24页
    2.4 洛克财产权的内涵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洛克对财产权的两种界定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洛克财产权的特征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洛克财产权的实质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洛克对财产权的定性:天赋人权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洛克财产权的影响和进步性第27-28页
    2.5 洛克财产权体现的个人主义立场和方法论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财产权为个人生存提供基础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财产是实现自由的手段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财产权对个人人格的扩大第29-30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3章 洛克财产权背后的理论根源分析第31-43页
    3.1 哲学与宗教神学对洛克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洛克的生平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洛克宗教观的形成历程第31-32页
    3.2 作为自然神法产物的财产权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自然法是上帝意志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人类是上帝的财产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财产权的目的:自我保存欲望第34-35页
    3.3 劳动论的理论来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“suum”观念——劳动论的假设前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劳动是上帝的意志第36页
    3.4 洛克财产权中的双重真理哲学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理性与天启并存的双重真理哲学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天启的重要意义——真理的重要来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理性的重要意义——限制作用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洛克财产权中理性与天启的关系第38-39页
    3.5 经院哲学——洛克理论的基础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中世纪的经院哲学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洛克对经院哲学的反对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洛克对经院哲学的忠诚第41-42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4章 洛克财产权展现的法哲学第43-52页
    4.1 以道德要义为核心的洛克宗教宽容论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洛克宗教宽容论产生的原因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道德要义与宗教宽容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宗教宽容的适用第44-45页
    4.2 从宗教宽容到个人主义的推导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财产权利为自由主义之集中体现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自由主义为个人主义之集中体现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个人主义为宗教宽容之集中体现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宗教神学为洛克思想之重要渊源第48页
    4.3 以人性为基点的洛克法哲学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法哲学与洛克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洛克的法哲学思想第49-50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0-52页
第5章 对洛克财产权的批判与反思第52-64页
    5.1 对洛克财产权的继承与发展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黑格尔的财产权理论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诺齐克权利理论第53-54页
    5.2 对洛克财产权的批判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与自然神论妥协的产物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有神论者对无神论者的压迫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导致“人”的高度降低第57页
    5.3 中国语境下财产权的反思与调适第57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正视财产权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财产权的保护与政府的角色转换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中国语境下的分配正义与利益平衡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国家职能的转变与适应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打造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法治第62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2-64页
结论第64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2-73页
致谢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德沃金对实用主义进路下司法能动主义的批判
下一篇:怀疑主义:霍姆斯司法哲学之哲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