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2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1.2.1 主要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
1.3.1“营改增”政策的研究回顾 | 第13-15页 |
1.3.2 对公共政策的实施情况审计的研究回顾 | 第15-17页 |
1.3.3 文献述评 | 第17页 |
1.4 创新点及不足 | 第17-18页 |
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| 第18-21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18-19页 |
2.1.1 公共政策 | 第18页 |
2.1.2 政策落实审计 | 第18-19页 |
2.1.3“营改增”政策 | 第19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19-21页 |
2.2.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2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| 第20页 |
2.2.3 税收征管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.4 审计免疫系统理论 | 第21页 |
3“营改增”政策实施现状及其审计必要性 | 第21-26页 |
3.1“营改增”政策的实施现状 | 第21-23页 |
3.1.1“营改增”政策的实施现状 | 第21页 |
3.1.2“营改增”政策实施带来影响 | 第21-23页 |
3.2 公共政策落实审计实施现状 | 第23-25页 |
3.2.1 政策落实审计的现状 | 第23-24页 |
3.2.2 政策审计落实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5页 |
3.3“营改增”政策审计实施的必要性 | 第25-26页 |
3.3.1 有利于国家及时掌握政策落实情况 | 第25页 |
3.3.2 有利于提高税务机关的工作效率 | 第25页 |
3.3.3 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运行 | 第25-26页 |
4 国内外公共政策落实情况审计案例及启示 | 第26-30页 |
4.1 美国复兴制造政策落实情况审计 | 第26-27页 |
4.1.1 美国复兴制造政策落实情况审计描述 | 第26页 |
4.1.2 美国复兴制造政策落实情况审计的启示 | 第26-27页 |
4.2 德国税收政策落实审计 | 第27-28页 |
4.2.1 德国税收政策落实审计的描述 | 第27页 |
4.2.2 德国税收政策落实审计的启示 | 第27-28页 |
4.3 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实情况审计 | 第28-29页 |
4.3.1 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实情况审计描述 | 第28-29页 |
4.3.2 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实情况审计的启示 | 第29页 |
4.4 农村综合整治政策落实情况审计 | 第29-30页 |
4.4.1 农村综合整治政策落实情况审计描述 | 第29页 |
4.4.2 农村综合整治政策落实情况审计的启示 | 第29-30页 |
5 我国“营改增”政策落实审计实务框架构建及运用 | 第30-46页 |
5.1 我国“营改增”政策落实审计实务框架构建 | 第30-33页 |
5.1.1 审计目标 | 第30页 |
5.1.2 审计范围 | 第30页 |
5.1.3 审计的内容和重点 | 第30-31页 |
5.1.4 审计的计划和安排 | 第31-32页 |
5.1.5 其他注意事项及依据的法规 | 第32-33页 |
5.2 我国“营改增”政策落实审计实务框架的运用 | 第33-46页 |
5.2.1 对某地区税务机关“营改增”政策落实情况审计 | 第33-35页 |
5.2.2 对某地区“营改增”政策落实情况延伸审计 | 第35-43页 |
5.2.3“营改增”政策落实审计报告 | 第43-46页 |
6 推行“营改增”政策落实审计的建议 | 第46-49页 |
6.1“营改增”政策落实审计的着力点 | 第46-47页 |
6.2“营改增”政策落实审计的技术方法 | 第47页 |
6.3“营改增”政策落实审计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的解决办法 | 第47-48页 |
6.4“营改增”政策落实审计推广实施的意见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