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部门经济论文

H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及运行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. 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企业规模扩大与跨国经营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企业业务处理效率低下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越性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H公司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驱动力第13-14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帮助企业认清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基础条件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帮助企业提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与有效运行的认识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帮助企业找到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一般路径和方法第15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结构和框架第17-18页
    1.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18-19页
2.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第19-29页
    2.1 文献综述第19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关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内涵与内容的研究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关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模式及作用的研究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关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及运行的研究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文献评述第25-26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资源整合理论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规模经济理论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流程再造和流程优化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扁平化理论第27-29页
3.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的基本要求第29-43页
    3.1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目标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定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目标第31页
    3.2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原则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决策有用原则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业务便捷原则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规模性原则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成本收益原则第33-34页
    3.3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前期准备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项目计划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现状调研第34-35页
    3.4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规划设计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战略规划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财务管理模式转型规划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模式选择及适配性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组织定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选址第39-40页
    3.5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实施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财会岗位分工及人才培养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信息化平台建设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业务流程再造第42-43页
4. H公司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43-51页
    4.1 H公司简介第43页
    4.2 通信设备制造业市场发展概况及问题表现第43-44页
    4.3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必要性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财务运营成本不断增加难以实现成本领先战略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管控力度弱阻碍财会标准化进程及财务管理模式转型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财务对业务发展的支持力度弱限制发挥核心竞争力及财务价值第47页
    4.4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可行性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H公司的文化价值理念和管理者态度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H公司的扩张程度和规模性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H公司的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H公司的人才实力和建设第49-51页
5. H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设计与建立第51-82页
    5.1 H公司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前期准备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范围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H公司的现状调查第51-55页
    5.2 H公司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规划设计第55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企业文化及高层意愿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战略目标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模式选择与组织定位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岗位分工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选址第60-62页
    5.3 H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财务核算系统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电子影像系统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银企互联系统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网络报销系统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电子档案系统第65-66页
    5.4 H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流程再造第6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费用报销业务流程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应付账款业务流程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应收账款业务流程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总账业务流程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资金管理业务流程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6 预算管理业务流程第74-77页
    5.5 H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有效运行的保障实施第77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管理者思维转变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财会人员职能转换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沟通机制建立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业务流程持续改进第81-82页
6. 结论与展望第82-85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82-83页
    6.2 研究不足第83页
    6.3 展望第83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88页
致谢第88-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日企业文化比较研究--以松下和海尔公司为例
下一篇:服务业FDI的就业效应--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