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26页 |
第一节 逆转录病毒及人免疫缺陷病毒(HIV)概述 | 第10-19页 |
1.1.1 逆转录病毒简要介绍 | 第10-11页 |
1.1.2 慢病毒简要介绍 | 第11-12页 |
1.1.3 人免疫缺陷病毒(HIV)简要介绍 | 第12-19页 |
第二节 CRISPR/Cas系统介绍 | 第19-23页 |
1.2.1 三种基因编辑方法简介 | 第19-21页 |
1.2.2 CRISPR/Cas的基因结构及分类 | 第21-22页 |
1.2.3 CRISPR/Cas作用机理 | 第22-23页 |
第三节 CCR5及突变体CCR5Δ32 的结构及功能 | 第23-25页 |
1.3.1 CCR5的结构及功能 | 第23-24页 |
1.3.2 CCR5Δ32 的结构及功能 | 第24-25页 |
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| 第26-45页 |
第一节 实验材料 | 第26-29页 |
2.1.1 细胞系 | 第26页 |
2.1.2 菌株 | 第26页 |
2.1.3 质粒 | 第26-27页 |
2.1.4 实验试剂和耗材 | 第27-28页 |
2.1.5 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 | 第28-29页 |
2.1.6 实验相关软件 | 第29页 |
第二节 实验方法 | 第29-44页 |
2.2.1 LentiCRISPR V2质粒重新构建 | 第29-31页 |
2.2.2 小量提取质粒 | 第31-32页 |
2.2.3 大量提取质粒 | 第32-33页 |
2.2.4 提取细胞全基因组 | 第33-34页 |
2.2.5 sgRNA序列 | 第34页 |
2.2.6 聚合酶链式反应(PCR) | 第34-36页 |
2.2.7 琼脂糖凝胶回收 | 第36页 |
2.2.8 细胞培养 | 第36-37页 |
2.2.9 细胞转染 | 第37页 |
2.2.10 慢病毒包装 | 第37-38页 |
2.2.11 慢病毒感染 | 第38页 |
2.2.12 慢病毒滴度测定 | 第38-39页 |
2.2.13 从正常人外周血中分离PBMC细胞 | 第39-40页 |
2.2.14 磁珠分选原代CD4+细胞 | 第40页 |
2.2.15 原代细胞的激活及扩增 | 第40-41页 |
2.2.16 TA克隆 | 第41页 |
2.2.17 T7E1酶切法 | 第41-42页 |
2.2.18 实时荧光定量PCR | 第42-44页 |
第三节 本实验中的试剂和溶液配方 | 第44-45页 |
第三章 结果分析 | 第45-59页 |
第一节 HEK293T细胞的CCR5基因型分析 | 第45-49页 |
3.1.1 通过T7E1酶切法判定HEK293T的CCR5基因为杂合型 | 第45-46页 |
3.1.2 HEK293T细胞中CCR5的一个等位基因突变为CCR5Δ32 | 第46-47页 |
3.1.3 分析HEK293T的PCR产物电泳最上方条带形成的原因 | 第47-49页 |
第二节 使用CRISPR/Cas9在Jurkat细胞中诱导CCR5 | 第49-54页 |
3.2.1 本实验中设计的sgRNA在Jurkat细胞能够发挥功能 | 第49-52页 |
3.2.2 获得基因型为CCR5Δ32 纯合缺失的单克隆细胞 | 第52-54页 |
第三节 使用CRISPR/Cas9在原代CD4+细胞中诱导CCR5基因突变 | 第54-59页 |
3.3.1 CRISPR/Cas9系统在原代CD4+细胞中诱导CCR5Δ32 型突变 | 第54-56页 |
3.3.2 CRISPR/Cas9系统在原代CD4+细胞中的脱靶效应分析 | 第56-59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59-62页 |
第一节 HEK293T细胞的CCR5基因为CCR5Δ32 杂合型 | 第59页 |
第二节 使用CRISPR/Cas在Jurkat细胞中诱导出CCR5 | 第59-60页 |
第三节 使用CRISPR/Cas在原代CD4+细胞中诱导出CCR5Δ32 型突变 | 第60-62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