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s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三、国内外研究理论述评 | 第12-14页 |
四、研究内容与思路 | 第14页 |
五、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六、论文的创新性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基层公务员薪酬激励理论概述 | 第16-25页 |
一、基层公务员的含义与范围 | 第16页 |
二、薪酬与激励 | 第16-20页 |
(一)薪酬的概念 | 第16-17页 |
(二)激励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(三)薪酬激励的概念 | 第18页 |
(四)薪酬激励的基本理论 | 第18-20页 |
(五)薪酬激励的作用 | 第20页 |
三、基层公务员薪酬激励机制 | 第20-25页 |
(一)基层公务员薪酬的含义 | 第20-21页 |
(二)基层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原则和内容 | 第21-23页 |
(三)基层公务员薪酬制度在激励机制中的作用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基层公务员薪酬激励机制形成背景与历史演变 | 第25-32页 |
一、基层公务员薪酬激励机制的形成背景 | 第25页 |
(一)理论背景 | 第25页 |
(二)实践背景 | 第25页 |
二、基层公务员薪酬激励机制的历史演变 | 第25-32页 |
(一)职务等级工资制度 | 第25页 |
(二)机构工资制度 | 第25-26页 |
(三)职级工资制度 | 第26页 |
(四)简化工资结构 | 第26-27页 |
(五) 2011 年阳光工资制度改革 | 第27-32页 |
第四章 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 | 第32-44页 |
一、基层公务员薪酬的基本情况 | 第32页 |
二、薪酬激励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2-38页 |
(一)薪酬激励制度设计不合理 | 第32-33页 |
(二)薪酬制度结构不合理 | 第33-35页 |
(三)薪酬参照指标体系不完善 | 第35-36页 |
(四)薪酬调整缓慢,缺乏动态增长机制 | 第36-38页 |
(五)薪酬激励缺乏法制化和透明度 | 第38页 |
三、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 | 第38-44页 |
(一)经济因素 | 第38-40页 |
(二)政治因素 | 第40-41页 |
(三)文化因素 | 第41-44页 |
第五章 国外公务员薪酬激励机制借鉴 | 第44-49页 |
一、发达国家公务员的薪酬激励机制及特点 | 第44-47页 |
(一)美国根据职位分配薪酬 | 第44-45页 |
(二)英国引入绩效考核的灵活的薪酬制度 | 第45-46页 |
(三)新加坡的“高薪养廉”的薪酬制度 | 第46-47页 |
(四)法国差异薪酬和额外奖励制度 | 第47页 |
二、借鉴的意义及启示 | 第47-49页 |
第六章 完善基层公务员薪酬激励制度 | 第49-62页 |
一、基层公务员薪酬激励的原则 | 第49-51页 |
(一)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| 第49页 |
(二)坚持总体设计和分步实施的原则 | 第49页 |
(三)坚持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| 第49-50页 |
(四)坚持和完善公平公正的原则 | 第50页 |
(五)坚持和完善社会平衡的原则 | 第50-51页 |
(六)坚持和完善法律保障的原则 | 第51页 |
(七)坚持和完善双向补偿原则 | 第51页 |
二、完善基层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前提 | 第51-53页 |
(一)薪酬制度的法律化 | 第51-52页 |
(二)政府机构和人员的精简 | 第52-53页 |
(三)基层公务员职位的合理分类 | 第53页 |
(四)基层公务员考核的科学化 | 第53页 |
三、建立具有创新性的薪酬激励体系 | 第53-62页 |
(一)提高基层公务员工资收入的整体水平 | 第53-57页 |
(二)建立灵活的薪酬制度 | 第57-58页 |
(三)建立合理的工资结构 | 第58-59页 |
(四)建立合理的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,引入绩效工资 | 第59-61页 |
(五)薪酬正负激励并重,做到赏罚分明 | 第61-62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