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9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3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2 课题研究的现状 | 第14-20页 |
1.2.1 用户体验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4-15页 |
1.2.2 智能卫浴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5-20页 |
1.3 研究主要内容 | 第20页 |
1.4 课题研究的意义性与必要性 | 第20-21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2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1-23页 |
第2章 用户体验设计理论研究 | 第23-31页 |
2.1 用户体验设计的概念 | 第23-24页 |
2.2 用户体验设计的现有理论基础 | 第24-26页 |
2.2.1 用户体验的三种层次 | 第24-25页 |
2.2.2 用户体验的需求层次 | 第25-26页 |
2.3 用户体验设计常用的方法 | 第26-27页 |
2.4 用户体验设计的发展 | 第27-28页 |
2.5 用户体验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| 第28-29页 |
2.6 对卫浴产品进行用户体验设计的重要性 | 第29-30页 |
2.7 现有理论对智能卫浴产品设计的指导意义与局限性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智能家居产品分析 | 第31-41页 |
3.1 智能家居基本概念 | 第31-32页 |
3.2 智能家居的发展史与国内外现状 | 第32-34页 |
3.2.1 国内外智能家居的发展情况 | 第32-34页 |
3.3 智能家居产品的分类 | 第34页 |
3.4 卫浴产品简介与分析 | 第34-39页 |
3.4.1 座便器 | 第34-37页 |
3.4.2 水龙头 | 第37-38页 |
3.4.3 浴缸 | 第38-39页 |
3.5 智能卫浴产品发展前景 | 第39-41页 |
第4章 智能卫浴产品中的用户体验 | 第41-66页 |
4.1 产品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分析 | 第41-44页 |
4.1.1 人体工学概述 | 第41-44页 |
4.2 卫浴产品的造型分析研究 | 第44-48页 |
4.2.1 卫浴产品造型要素 | 第45-48页 |
4.3 卫浴产品的设计风格分析 | 第48-53页 |
4.3.1 几何硬朗风格 | 第49页 |
4.3.2 圆润柔和的曲线风格 | 第49-50页 |
4.3.3 古典主义风格 | 第50-53页 |
4.4 卫浴产品的使用方式研究 | 第53-56页 |
4.4.1 用户对座便器使用方式与操作流程 | 第53-54页 |
4.4.2 用户对水龙头使用方式与操作流程 | 第54-55页 |
4.4.3 用户对浴缸使用方式与操作流程 | 第55-56页 |
4.5 智能卫浴产品的用户需求研究 | 第56-60页 |
4.5.1 用户的生理需求分析 | 第57页 |
4.5.2 用户的心理需求分析 | 第57-59页 |
4.5.3 用户的行为需求分析 | 第59-60页 |
4.6 智能卫浴产品的设计原则分析 | 第60-64页 |
4.6.1 安全性原则 | 第60-61页 |
4.6.2 可持续原则 | 第61-63页 |
4.6.3 易用性原则 | 第63页 |
4.6.4 舒适性原则 | 第63页 |
4.6.5 人性化原则 | 第63-64页 |
4.7 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卫浴产品的设计方法 | 第6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第5章 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卫浴产品的设计 | 第66-79页 |
5.1 智能马桶设计 | 第66-69页 |
5.1.1 智能马桶的设计方案与说明 | 第66-69页 |
5.2 智能水龙头设计 | 第69-73页 |
5.2.1 智能水龙头的设计方案与说明 | 第69-73页 |
5.3 智能浴缸设计 | 第73-78页 |
5.3.1 智能浴缸的设计方案与说明 | 第73-7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6.1 本文的研究结论 | 第79页 |
6.2 本文的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| 第83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