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金属结构论文--钢结构论文

带短梁箱型柱-H型钢梁端板连接节点力学性能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4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课题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2 梁柱端板连接节点与方钢管柱-H型钢梁连接节点类型第11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梁柱端板连接节点类型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方钢管柱-H型钢梁连接节点类型第13-18页
    1.3 梁柱端板连接与方钢管柱-H型钢梁连接节点研究现状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梁柱端板连接节点研究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方钢管柱-工字钢梁连接节点研究现状第19-22页
    1.4 带短梁箱型柱-H型钢梁端板连接节点的提出第22-23页
    1.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3-24页
第二章 端板连接基本理论及有限元可行性研究第24-31页
    2.1 端板连接基本理论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端板厚度的取值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高强螺栓的选取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弯矩转角曲线的计算第25-26页
    2.2 ANSYS软件可行性验证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试验情况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有限元模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加载阶段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第28-30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三章 带短梁箱型柱-H型钢梁端板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研究第31-60页
    3.1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试件设计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材料本构模型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单元选择与网格划分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案第33页
    3.2 单调荷载下箱型柱内有无内隔板新型节点对比分析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两种新型节点弯矩转角曲线对比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两种新型节点螺栓预紧力对比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两种新型节点的破坏形式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两种新型节点传力机制对比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3.3 往复循环荷载下两种新型节点对比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两种新型节点滞回曲线对比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两种新型节点骨架曲线对比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两种新型节点刚度退化曲线对比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两种新型节点耗能系数-转角曲线对比分析第41页
    3.4 单调荷载下箱型柱内无内隔板新型节点参数分析第41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DB系列试件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DL系列试件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LM系列试件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ZB系列试件第54-57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7-60页
第四章 新型箱型柱-H型钢梁端板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分析第60-78页
    4.1 有限元模型第60-61页
    4.2 各系列试件的抗震性能对比第61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DB系列试件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DL系列试件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LM系列试件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ZB系列试件第72-75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75-78页
结论与展望第78-82页
    1 结论第78-80页
    2 展望第80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7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7-88页
致谢第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废旧工业厂房可持续性利用改造设计研究--以大华·1935工业厂房改造为例
下一篇:工程项目四大目标集成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