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设计论文--工业建筑论文

废旧工业厂房可持续性利用改造设计研究--以大华·1935工业厂房改造为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23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背景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的时代背景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的政策背景第16-17页
    1.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选题的目的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选题的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1.3 相关的概念和研究的对象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相关的概念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的对象第19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框架和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的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论文研究的框架第20页
    1.5 本章小结第20-23页
第二章 废旧工业厂房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可行性因素第23-39页
    2.1 可持续性改造的价值因素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建筑价值与经济价值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生态价值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审美启智的价值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科技价值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社会价值第24-25页
    2.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进展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相关课题的理论研究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相关思潮的理论研究第26-27页
    2.3 国内外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发展历程第27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国外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历程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国外相关的案例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国内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历程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国内相关的案例第32-35页
    2.4 国内外废旧工业厂房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对比研究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国外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优势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国内可持续性利用改造存在的问题第36-38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三章 废旧工业厂房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理论研究第39-47页
    3.1 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指导思想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延续历史文脉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全寿命周期审视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人性化的尺度设计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节能设计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多元化的发展第40页
    3.2 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创作理念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功能重组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内部空间结构的重建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建筑风格的更新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公共空间改善第41-42页
    3.3 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原则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保留厂房根源的原则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延承历史文脉的原则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尊重原始厂房的原则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体现人性化的原则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保持建筑内部适居性的原则第4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四章 废旧工业厂房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策略方法的研究第47-71页
    4.1 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模式第47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设计模式第47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设计核心第54页
    4.2 自身的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建筑内部构造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建筑围护结构第56-58页
    4.3 内部空间的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空间功能转换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空间的重新整合第59-62页
    4.4 外部空间的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第62-64页
    4.5 外立面的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提取历史符号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维护厂房原风貌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建筑色彩第64-65页
    4.6 节能改造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低技术建造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生态建筑第68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68-71页
第五章 废旧工业厂房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应用第71-93页
    5.1 大华·1935 项目概况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背景概述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现状概述第71-72页
    5.2 规划布局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空间脊理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功能布局第74-75页
    5.3 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策略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加法策略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减法策略第76页
    5.4 外部空间的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第76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主入口广场的设计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艺术中心广场区设计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北侧中庭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老南门广场第79-80页
    5.5 内部空间可持续性利用改造模式第80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LOFT模式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展示空间模式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剧场空间模式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餐饮空间模式第84-87页
    5.6 外立面的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第87-89页
    5.7 绿色设计第89-90页
    5.8 绿色建筑技术的体现第90页
        5.8.1 节能方面第90页
        5.8.2 节材方面第90页
    5.9 本章小结第90-93页
第六章 结论第93-97页
    6.1 废旧工业厂房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设计总结与前景第93-9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废旧工业厂房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设计总结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废旧工业厂房可持续性利用改造的前景第94-97页
参考文献第97-101页
攻读硕士期间获取的研究成果第101-103页
致谢第103页

论文共10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延安马兰黄土微结构试验研究
下一篇:带短梁箱型柱-H型钢梁端板连接节点力学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