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8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总体评价 | 第13页 |
1.3 研究的内容、方法、创新点及不足 | 第13-16页 |
1.3.1 论文研究的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论文研究的框架 | 第14页 |
1.3.3 论文研究的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.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16-21页 |
2.1 营改增的概念及相关政策简介 | 第16-19页 |
2.1.1 概念界定 | 第16-17页 |
2.1.2 落实过程 | 第17页 |
2.1.3 国家出台文件回顾 | 第17-18页 |
2.1.4 四大试点行业税率简介 | 第18-19页 |
2.2 实施营改增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1页 |
2.2.1 减税效应 | 第19-20页 |
2.2.2 减税效果理论依据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营改增对滨州财政的积极影响 | 第21-25页 |
3.1 营改增试点对滨州区域经济的影响 | 第21-24页 |
3.1.1 优化经济结构 | 第21页 |
3.1.2 助推经济蓄力 | 第21-22页 |
3.1.3 促进固定资产投资 | 第22-23页 |
3.1.4 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| 第23-24页 |
3.2 培育第三产业新增税源,多方面释放改革红利 | 第24-25页 |
第4章 营改增对滨州财政的消极影响 | 第25-31页 |
4.1 营改增对滨州财政收入的消极影响 | 第25-28页 |
4.1.1 营改增前后各主要税种占比分析 | 第25-26页 |
4.1.2 财政减收案例分析 | 第26-27页 |
4.1.3 营改增对滨州财政影响的趋势分析 | 第27-28页 |
4.2 营改增对财政支出的负面影响 | 第28-29页 |
4.2.1 财力支撑压力加大 | 第28页 |
4.2.2 体制结算地方不占优势 | 第28-29页 |
4.2.3 影响政府财力投向 | 第29页 |
4.3 营改增对地方税收管理的负面影响 | 第29-31页 |
4.3.1 短期内动摇地方现有稳定的财源 | 第29-30页 |
4.3.2 税费征管难度及风险加大 | 第30-31页 |
第5章 充分发挥营改增财政效应的影响 | 第31-37页 |
5.1 提前谋划重建地方主体税种,着力培育地方新税源企业 | 第31-34页 |
5.1.1 提前谋划重建地方主体税种 | 第31页 |
5.1.2 培育地方新税源企业 | 第31-32页 |
5.1.3 合理引导企业主辅分离 | 第32-33页 |
5.1.4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,提升核心竞争力 | 第33-34页 |
5.1.5 加快重大项目管控,提升投资后劲 | 第34页 |
5.2 强化税收监管确保改革成果 | 第34-36页 |
5.2.1 严厉打击虚开发票现象 | 第34-35页 |
5.2.2 国地税部门加强协调配合 | 第35-36页 |
5.3 财政部门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| 第36-37页 |
5.3.1 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| 第36页 |
5.3.2 要全力支持做好税收征管衔接工作 | 第36页 |
5.3.3 要抓紧抓好财政收支工作 | 第36-37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0页 |
致谢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