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变速器NVH性能改善途径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变速器NVH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变速器NVH基础理论 | 第15-35页 |
2.1 声学基础理论 | 第15-17页 |
2.1.1 NVH概述 | 第15-16页 |
2.1.2 振动、模态和共振 | 第16-17页 |
2.2 汽车变速器振动噪声与分析 | 第17-26页 |
2.2.1 齿轮啸叫(Whine) | 第18-21页 |
2.2.2 齿轮敲击(Rattle) | 第21-22页 |
2.2.3 变速器噪声产生机理 | 第22-24页 |
2.2.4 传递路径 | 第24-26页 |
2.3 变速器噪音的成因与降噪设计 | 第26-32页 |
2.3.1 齿轮系统噪音的产生成因 | 第26-28页 |
2.3.2 变速器的降噪设计 | 第28-32页 |
2.4 变速器的噪声评价 | 第32-34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3章 数据采集与分析 | 第35-47页 |
3.1 主观评价 | 第35页 |
3.2 实车测试 | 第35-42页 |
3.2.1 测试工具 | 第35-36页 |
3.2.2 数据分析步骤 | 第36页 |
3.2.3 测试布点 | 第36-37页 |
3.2.4 实车测试条件设定 | 第37页 |
3.2.5 测试与分析 | 第37-42页 |
3.3 台架测试 | 第42-44页 |
3.3.1 测试台架 | 第42页 |
3.3.2 测试条件 | 第42-43页 |
3.3.3 测试数据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4 接触斑点试验与分析 | 第44-46页 |
3.4.1 接触斑点试验准备 | 第44-45页 |
3.4.2 试验条件 | 第45-4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变速器虚拟仿真与分析 | 第47-65页 |
4.1 仿真软件介绍 | 第47-49页 |
4.2 创建模型 | 第49-50页 |
4.3 齿面接触分析 | 第50-54页 |
4.4 啸叫响应(NVH)分析 | 第54-55页 |
4.5 方案设计 | 第55-58页 |
4.5.1 齿形修形 | 第55-57页 |
4.5.2 齿向修形 | 第57-58页 |
4.5.3 修形方案制定 | 第58页 |
4.6 方案分析 | 第58-61页 |
4.6.1 接触计算 | 第59页 |
4.6.2 传递误差计算 | 第59-60页 |
4.6.3 数据对比分析 | 第60-61页 |
4.7 优化后啸叫响应(NVH)仿真分析 | 第61-63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5章 改善验证分析 | 第65-71页 |
5.1 实车主观评价 | 第65-66页 |
5.2 实车NVH测试 | 第66-68页 |
5.3 台架噪音测试 | 第68-69页 |
5.4 台架接触斑点验证 | 第69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
第6章 其它改善途径研究 | 第71-77页 |
6.1 齿轮加工质量提高 | 第71页 |
6.2 变速器轴系刚度优化 | 第71-72页 |
6.3 壳体的优化 | 第72-73页 |
6.4 连接悬置的优化 | 第73页 |
6.5 模态优化 | 第73-74页 |
6.6 吸隔音措施 | 第74-75页 |
6.7 综合评价 | 第75-76页 |
6.8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结论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