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论文的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装配技术的发展 | 第10-12页 |
1.2.1 传统装配技术的缺点 | 第10-11页 |
1.2.2 装配技术的发展 | 第11-12页 |
1.3 虚拟装配技术 | 第12-13页 |
1.3.1 虚拟装配的提出 | 第12页 |
1.3.2 国内外虚拟装配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4 本课题的提出及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4.1 虚拟装配技术存在的问题 | 第13页 |
1.4.2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5 论文结构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零件几何公差信息的建模与分析 | 第16-25页 |
2.1 引言 | 第16页 |
2.2 公差标准体系简介 | 第16-17页 |
2.3 公差的信息建模与表示 | 第17-21页 |
2.3.1 传统的公差建模技术 | 第17-19页 |
2.3.2 基于几何要素控制点变动的模型介绍 | 第19-21页 |
2.4 零件几何公差的分析方法 | 第21-24页 |
2.4.1 极值公差法 | 第22页 |
2.4.2 统计公差法 | 第22页 |
2.4.3 蒙特卡洛模拟法 | 第22-24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真实机器装配的模拟方法 | 第25-35页 |
3.1 引言 | 第25页 |
3.2 装配体中零件变动数据的计算 | 第25-27页 |
3.2.1 零件几何要素的位置模拟 | 第25-26页 |
3.2.2 装配零件变动数据的计算流程 | 第26-27页 |
3.3 装配零件位姿的变动 | 第27-34页 |
3.3.1 零件位姿的描述 | 第27-28页 |
3.3.2 零件变换矩阵的描述 | 第28-30页 |
3.3.3 单一装配零件的装配体的装配模拟 | 第30-32页 |
3.3.4 复杂装配体中的装配模拟 | 第32-3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装配质量的判断方法 | 第35-46页 |
4.1 引言 | 第35页 |
4.2 装配质量的判定思路 | 第35-38页 |
4.2.1 单个装配零件的装配质量判断 | 第35-37页 |
4.2.2 装配体装配质量的判断 | 第37-38页 |
4.3 装配质量的判断方法 | 第38-42页 |
4.3.1 坐标轴对齐包围盒(AABB包围盒)计算方法 | 第38-40页 |
4.3.2 方向包围盒(OBB包围盒)计算法 | 第40-42页 |
4.4 实例说明 | 第42-4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基于SolidWorks的真实机器装配模拟原型软件 | 第46-64页 |
5.1 SolidWorks二次开发平台简介 | 第46-48页 |
5.2 基于SolidWorks的真实机器装配模拟方法 | 第48-49页 |
5.2.1 零件变动数据的获取 | 第48页 |
5.2.2 零件位姿的调整 | 第48-49页 |
5.3 基于SolidWorks的中装配质量的判断 | 第49-50页 |
5.4 原型软件装配模拟流程 | 第50-53页 |
5.4.1 原型软件的程序模块 | 第50-51页 |
5.4.2 原型软件的开发流程 | 第51页 |
5.4.3 原型软件的程序流程 | 第51-53页 |
5.5 应用实例分析 | 第53-63页 |
5.5.1 典型装配模型的介绍 | 第53-54页 |
5.5.2 真实机器装配模拟软件的使用介绍 | 第54-55页 |
5.5.3 真实机器装配模拟结果的分析 | 第55-60页 |
5.5.4 真实机器装配模拟软件的相关应用 | 第60-63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64-66页 |
6.1 总结 | 第64页 |
6.2 展望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