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

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中国化及实践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引言第11-16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的依据、意义和应用价值第11页
    二、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三、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四、课题研究中的主要难点及解决方法第15-16页
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形成和发展第16-26页
    第一节 公平正义思想探源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中国思想家的公平正义思想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西方思想家的公平正义思想第17-19页
    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及在中国的发展第19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观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中国化成果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公平正义的涵义和基本内容第23-26页
第二章 中国社会公平正义缺失的现状和原因第26-34页
    第一节 公平正义缺失的现状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贫富差距悬殊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腐败现象严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教育发展失衡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就业歧视突出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社保制度缺失第30页
    第二节 公平正义缺失的原因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客观层面原因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主观层面原因第33-34页
第三章 实现中国社会公平正义的路径第34-45页
    第一节 大力发展生产力,为实现公平正义奠定物质基础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第35页
    第二节 完善制度建设,为实现公平正义提供根本保证第35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,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,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,巩固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完善法律制度,夯实公平正义的法治基础第40-42页
    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,为实现公平正义提供精神动力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加强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第43-45页
结论第45-46页
注释第46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1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机制
下一篇:科学发展观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机制研究--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