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图表目录 | 第11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4页 |
1.1 选题背景、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| 第14-15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4页 |
1.1.2 研究的理论意义 | 第14页 |
1.1.3 研究的应用价值 | 第14-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5-16页 |
1.2.1 国外幼儿园设计研究动态 | 第15页 |
1.2.2 国内幼儿园设计研究动态 | 第15-16页 |
1.3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| 第16-20页 |
1.3.1 幼教理论的发展过程 | 第16-18页 |
1.3.2 幼儿生理与心理行为特点 | 第18-19页 |
1.3.3 我国幼儿园建筑发展的新趋势 | 第19-20页 |
1.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| 第20-23页 |
1.4.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0-22页 |
1.4.2 论文的研究框架 | 第22-23页 |
1.5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| 第23-24页 |
1.5.1 文献阅读 | 第23页 |
1.5.2 学科综合 | 第23页 |
1.5.3 调查分析法 | 第23页 |
1.5.4 案例分析法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幼儿园空间趣味性分析 | 第24-37页 |
2.1 空间趣味性的心理学支点 | 第24-28页 |
2.1.1 幼儿认知的发展与趣味性 | 第24-25页 |
2.1.2 幼儿情绪的发展与趣味性 | 第25-26页 |
2.1.3 幼儿社会化的发展与趣味性 | 第26-27页 |
2.1.4 幼儿个性发展与趣味性 | 第27-28页 |
2.2 幼儿园空间趣味性来源分析 | 第28-33页 |
2.2.1 丰富的空间带来趣味 | 第28-30页 |
2.2.2 可变的空间带来趣味 | 第30-31页 |
2.2.3 创新的空间带来趣味 | 第31-33页 |
2.3 典型案例研究 | 第33-37页 |
2.3.1 大连软件园幼儿园——趣味的母题 | 第33-34页 |
2.3.2 上海嘉定新城幼儿园——变幻的空间 | 第34-35页 |
2.3.3 日本MIDORINO幼儿园——开放的交往 | 第35-36页 |
2.3.4 哥伦比亚波韦尼尔幼儿园——自由的组合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幼儿园空间趣味性策略 | 第37-41页 |
3.1 空间丰富性策略 | 第37-38页 |
3.1.1 空间的丰富性对幼儿的影响 | 第37页 |
3.1.2 空间内容多样化 | 第37-38页 |
3.1.3 空间内容复合化 | 第38页 |
3.2 空间可变性策略 | 第38-39页 |
3.2.1 空间的可变性对幼儿的影响 | 第38页 |
3.2.2 空间的有机分隔 | 第38-39页 |
3.2.3 空间的功能性转化 | 第39页 |
3.3 空间创新性策略 | 第39-41页 |
3.3.1 空间的创新性对幼儿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3.3.2 创造特色空间形式 | 第40页 |
3.3.3 增加新的空间内容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幼儿园空间趣味性的设计内容与方法 | 第41-66页 |
4.1 幼儿园总体空间设计 | 第41-48页 |
4.1.1 空间组合 | 第41-44页 |
4.1.2 空间层次 | 第44-45页 |
4.1.3 空间形态 | 第45-48页 |
4.2 活动单元空间 | 第48-53页 |
4.2.1 加强活动单元的可变性 | 第48-49页 |
4.2.2 建立多组式活动单元 | 第49-51页 |
4.2.3 建立趣味性形态设计 | 第51-53页 |
4.3 公共交通空间 | 第53-57页 |
4.3.1 门厅 | 第53-54页 |
4.3.2 走廊 | 第54-55页 |
4.3.3 楼梯 | 第55-57页 |
4.4 特色主题空间设计 | 第57-61页 |
4.4.1 音体活动室 | 第57页 |
4.4.2 科学体验室 | 第57-59页 |
4.4.3 人文主题室 | 第59-61页 |
4.5 室外环境空间设计 | 第61-66页 |
4.5.1 场地布置 | 第61-62页 |
4.5.2 游戏设施 | 第62-64页 |
4.5.3 绿化植物 | 第64-66页 |
第五章 幼儿园空间趣味性研究 | 第66-72页 |
5.1 翰林幼儿园 | 第66-69页 |
5.1.1 总体空间 | 第66页 |
5.1.2 活动单元空间 | 第66-67页 |
5.1.3 特色主题空间 | 第67-68页 |
5.1.4 交通空间 | 第68-69页 |
5.2 戈巷幼儿园 | 第69-72页 |
5.2.1 总体空间 | 第69页 |
5.2.2 活动单元空间 | 第69-70页 |
5.2.3 交通空间 | 第70-71页 |
5.2.4 室外环境空间 | 第71-72页 |
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6.1 研究总结 | 第72页 |
6.2 不足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作者简历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