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氮高效指标鉴定及其遗传研究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7-16页 |
§1 玉米氮效率的概念 | 第8页 |
§2 玉米氮效率的基因型差异 | 第8-9页 |
§3 玉米氮高效的形态、生理、生化基础 | 第9-13页 |
§3.1 根系的形态 | 第9-10页 |
§3.2 根系的动力学参数 | 第10页 |
§3.3 氮效率构成因素的分解 | 第10-11页 |
§3.4 氮积累与氮营养效率 | 第11页 |
§3.5 植物体内氮的高效利用 | 第11-12页 |
§3.6 与氮代谢有关的酶 | 第12-13页 |
§4 氮高效指标选择 | 第13-14页 |
§5 氮高效遗传基础及改良进展 | 第14-16页 |
第二部分 正文 | 第16-32页 |
§1 材料与方法 | 第16-18页 |
§1.1 参试材料 | 第16-17页 |
§1.2 试验设计 | 第17页 |
§1.3 材料鉴定项目 | 第17页 |
§1.4 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17-18页 |
§1.5 数据处理 | 第18页 |
§2 结果与分析 | 第18-30页 |
§2.1 夏玉米氮营养效率的鉴定 | 第18-21页 |
§2.2 氮效率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| 第21-25页 |
§2.3 氮营养效率的遗传分析 | 第25-28页 |
§2.4 第二性状的选择 | 第28-30页 |
§3 小结与讨论 | 第30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