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区域规划论文--中国区域规划论文--农村乡镇规划论文

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点布局规划研究--以震泽为例

附件第3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目录第9-11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城乡一体化背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新型城镇化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和谐社会建设背景第12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框架第14-15页
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与发展前沿第15-20页
    2.1 研究动态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研究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城乡一体化对农村居民点的影响研究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规划实施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研究述评第16页
    2.2 国内外实践发展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外乡村建设经验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国内乡村建设实践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实践借鉴第18-20页
第三章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点的布局演变第20-26页
    3.1 城乡一体化对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影响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从自然生长的空间到整体规划的空间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从均衡分离的分布到多中心联系的分布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从无序发展的乡村到特色引导的乡村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从分散的居住空间到集中式的居住空间第21页
    3.2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苏州农村居民点布局规划演变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阶段(2005 年‐2008 年)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阶段(2008 年‐2013 年)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城乡一体化发展镇村布局优化阶段(2013 年至今)第24-26页
第四章 震泽镇农村居民点布局现状与问题第26-35页
    4.1 震泽镇农村居民点基本情况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村庄组织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社会经济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村庄特质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公共设施第28-29页
    4.2 震泽镇农村居民点布局现状分析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震泽镇农村居民点总体布局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震泽镇农村居民点布局形态分类第29-32页
    4.3 城乡一体化对震泽镇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从村庄规划到镇村整体规划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从散点分布到村村有中心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从一刀切到特色引导发展第32-33页
    4.4 城乡一体化目标下震泽镇农村居民点布局存在的问题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土地资源浪费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设施配套难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村庄规划实施难第34-35页
第五章 震泽镇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第35-45页
    5.1 优化规划理念,明确规划目标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规划理念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规划目标第35-36页
    5.2 引入功能分区,优化布点要求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功能分区目的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功能分区定义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总体布点要求第37-38页
    5.3 创新撤并原则,优化布点规划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镇村布局优化的初步调整阶段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镇村布局优化的最终创新成果第40-42页
    5.4 研究政策支持,保障规划实施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弹性的城市发展政策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村庄规划弹性发展政策第43-45页
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第45-47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农村居民点规划产生了新的影响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农村居民点撤并保留应遵循多种撤并原则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配套政策是农村居民点规划可以实施的保障第45页
    6.2 研究创新第45页
    6.3 存在不足与研究展望第45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49页
致谢第49-50页
作者简历第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甜樱桃矮化砧木离体叶片再生及抗菌肽MB39基因转化植株的获得
下一篇:幼儿园空间趣味性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