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析艺术衍生品设计的原理和方法
| 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页 |
| 引言 | 第8-13页 |
| 一、选题缘由 | 第8-9页 |
| 二、研究内容 | 第9页 |
| 三、文献综述 | 第9-12页 |
| 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第一章 艺术衍生品 | 第13-22页 |
| 第一节 艺术衍生品是什么 | 第13-14页 |
| 第二节 艺术衍生品的分类 | 第14-17页 |
| 一、平面衍生 | 第14-15页 |
| 二、立体衍生 | 第15-17页 |
| 第三节 国内外艺术衍生品市场状况 | 第17-19页 |
| 一、国外艺术衍生品状况 | 第17-18页 |
| 二、国内艺术衍生品状况 | 第18-19页 |
| 第四节 原创作品与艺术衍生品的关系 | 第19-20页 |
| 第五节 艺术衍生品推动大众艺术传播 | 第20-22页 |
| 第二章 艺术衍生品的价值及特征 | 第22-27页 |
| 第一节 艺术衍生品与艺术设计 | 第22-23页 |
| 一、艺术再设计 | 第22-23页 |
| 二、艺术转向应用艺术 | 第23页 |
| 三、艺术的附加值 | 第23页 |
| 第二节 艺术衍生品的特征 | 第23-27页 |
| 一、艺术衍生品的“反二元对抗性” | 第24-25页 |
| 二、艺术衍生品的多元性 | 第25页 |
| 三、艺术衍生品的进化性 | 第25-27页 |
| 第三章 艺术衍生品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 | 第27-48页 |
| 第一节 艺术衍生品的设计原理 | 第27-34页 |
| 一、“需求”是根源 | 第27-28页 |
| 二、艺术品“需要”艺术衍生品 | 第28-31页 |
| 三、从“原作”到“分身” | 第31-32页 |
| 四、创意“原作” | 第32-33页 |
| 五、“原作”与衍生品创意心理的矛盾统一 | 第33-34页 |
| 第二节 艺术衍生品的设计方法 | 第34-42页 |
| 一、艺术衍生品的认知 | 第34-35页 |
| 二、观察 | 第35-36页 |
| 三、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四、模拟 | 第37-38页 |
| 五、重构 | 第38-40页 |
| 六、演绎 | 第40-42页 |
| 第三节 艺术衍生品的设计过程 | 第42-48页 |
| 一、设计过程(以作品为例) | 第42-48页 |
| (一)、设计师特质 | 第42页 |
| (二)、艺术衍生品的核心概念 | 第42-43页 |
| (三)、艺术品的移植和延伸 | 第43-45页 |
| (四)、艺术品的二次加工设计 | 第45-48页 |
| 第四章 艺术衍生品的市场机制与未来发展 | 第48-55页 |
| 第一节 艺术衍生品的艺术授权 | 第48-50页 |
| 一、产品授权 | 第49-50页 |
| 二、原作复制授权 | 第50页 |
| 第二节 艺术加商业 | 第50-53页 |
| 一、美术馆(博物馆)礼品中心 | 第50-51页 |
| 二、艺术机构 | 第51-53页 |
| 第三节 艺术衍生品与国际接轨 | 第53-55页 |
| 一、艺术商店的连锁店 | 第53-54页 |
| 二、链接流通销售渠道 | 第54-55页 |
| 结论 | 第55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| 附录 | 第58-60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60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