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1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2.3 研究现状小结及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1.3 内容结构 | 第17-18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8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2 开环供应链的外部不经济性相关分析 | 第20-30页 |
2.1 开环供应链的外部不经济性 | 第20-25页 |
2.1.1 开环供应链的含义 | 第20-21页 |
2.1.2 外部性及外部不经济的经济学解释 | 第21-23页 |
2.1.3 开环供应链的外部不经济性分析 | 第23-25页 |
2.2 公共产品及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纠正 | 第25-27页 |
2.2.1 公共产品的含义 | 第25-26页 |
2.2.2 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纠正 | 第26-27页 |
2.3 实现供应链闭环的策略—逆向物流 | 第27-29页 |
2.3.1 逆向物流的概念 | 第27-28页 |
2.3.2 逆向物流的分类 | 第28-29页 |
2.3.3 逆向物流的作用 | 第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3 开环供应链外部不经济性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| 第30-53页 |
3.1 开环供应链外部不经济性的测算 | 第30-31页 |
3.1.1 开环供应链外部不经济性的测算思路 | 第30页 |
3.1.2 开环供应链外部不经济性的测算方法 | 第30-31页 |
3.2 生命周期评价的简介 | 第31-36页 |
3.2.1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 | 第31-32页 |
3.2.2 生命周期评价的总体框架 | 第32-36页 |
3.3 开环供应链外部不经济的生命周期评价 | 第36-44页 |
3.3.1 目标与范围确定 | 第37页 |
3.3.2 清单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3.3 影响评价 | 第38-44页 |
3.3.4 结果解释 | 第44页 |
3.4 开环供应链外部不经济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案设计 | 第44-51页 |
3.4.1 数据来源说明 | 第44-45页 |
3.4.2 开环供应链外部不经济的生命周期评价 | 第45-48页 |
3.4.3 闭环供应链外部不经济性的生命周期评价 | 第48-51页 |
3.5 评价结果与分析 | 第51-52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4 闭环供应链中逆向物流的经济博弈分析 | 第53-71页 |
4.1 政府和企业在废旧产品逆向物流中的作用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1.1 政府在废旧产品逆向物流中的作用 | 第53-54页 |
4.1.2 企业在废旧产品逆向物流中的作用分析 | 第54页 |
4.2 博弈论概述 | 第54-56页 |
4.2.1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| 第54-55页 |
4.2.2 博弈的要素 | 第55-56页 |
4.3 政府和企业在废旧产品逆向物流中的博弈 | 第56-62页 |
4.3.1 废旧产品逆向物流中博弈模型的构建 | 第56-57页 |
4.3.2 废旧产品逆向物流中博弈模型的求解 | 第57-62页 |
4.4 博弈结果分析 | 第62-63页 |
4.5 案例分析:废旧电视回收处理的成本—收益分析 | 第63-70页 |
4.5.1 废旧电视回收处理站介绍 | 第64-65页 |
4.5.2 废旧电视回收处理成本—收益估算 | 第65-70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5 促进废旧产品逆向物流发展的策略建议 | 第71-74页 |
5.1 促进废旧产品逆向物流发展的策略建议 | 第71-73页 |
5.2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74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9页 |
作者简历 | 第79-81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