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2.1 排放权交易的相关理论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2.2 碳税的相关理论研究 | 第12-14页 |
1.3 研究方法及框架 | 第14-15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3.2 结构安排 | 第14-15页 |
1.4 可能的创新之处 | 第15页 |
1.5 重点、难点和不足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碳税和碳排放交易的理论分析 | 第16-23页 |
2.1 碳税的理论基础 | 第16-19页 |
2.2 碳排放交易制度 | 第19-21页 |
2.2.1 碳排放交易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0页 |
2.2.2 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分类 | 第20-21页 |
2.3 碳税与碳排放交易制度的理论比较 | 第21-22页 |
2.4 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中国碳排放交易与碳税的制度演变与现状分析 | 第23-38页 |
3.1 中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发展状况 | 第24-30页 |
3.1.1 中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历程 | 第24-28页 |
3.1.2 碳排放交易制度全国范围预期效果 | 第28-30页 |
3.2 中国碳税的发展现状 | 第30-37页 |
3.2.1 中国碳税征收的制度设计 | 第30-31页 |
3.2.2 中国碳税的模型分析预期 | 第31-37页 |
3.3 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中国碳交易与碳税之比较研究 | 第38-49页 |
4.1 碳排放交易与碳税之比较研究 | 第38-43页 |
4.1.1 减排目标和减排成本之比较 | 第38-39页 |
4.1.2 价格和发展机制之比较 | 第39-40页 |
4.1.3 适应性和公平性之比较 | 第40-42页 |
4.1.4 减排效果之比较 | 第42-43页 |
4.2 对现有状况的进一步分析 | 第43-46页 |
4.2.1 碳交易和碳税的优劣性 | 第43-44页 |
4.2.2 碳交易与碳税的互补性 | 第44-45页 |
4.2.3 在中国做出选择的可能性 | 第45-46页 |
4.3 中国当前的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46-48页 |
4.3.1 中国碳税制度的相关问题 | 第46-47页 |
4.3.2 中国当前碳交易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47-48页 |
4.4 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5章 完善中国碳交易与碳税的对策建议 | 第49-52页 |
5.1 进一步完善碳税的实施细则 | 第49-50页 |
5.2 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碳交易试点的实践经验 | 第50-51页 |
5.3 促进对碳交易与碳税联合运用的研究 | 第51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