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网络的企业利益共同体模式研究--以小米公司为例
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| 第9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问题提出 | 第9-11页 |
1.2 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| 第11-12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2 实用价值 | 第12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| 第12-13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.2 论文框架 | 第13页 |
1.4 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2 文献综述与理论回顾 | 第15-23页 |
2.1 关系营销理论综述 | 第15-16页 |
2.1.1 关系营销的概念 | 第15页 |
2.1.2 关系营销的发展 | 第15-16页 |
2.2 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 | 第16-18页 |
2.2.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 | 第16-17页 |
2.2.2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 | 第17-18页 |
2.3 共同体理论综述 | 第18-21页 |
2.3.1 共同体的概念及发展 | 第18-21页 |
2.3.2 企业利益共同体的研究现状 | 第21页 |
2.4 研究评述 | 第21-23页 |
3 基于网络的企业利益共同体的模式分析 | 第23-29页 |
3.1 企业利益共同体的概念界定 | 第23页 |
3.2 企业利益共同体模式的环境背景 | 第23-24页 |
3.3 企业利益共同体模式的形成动因 | 第24-26页 |
3.4 企业利益共同体模式的构成与互动关系模型 | 第26-29页 |
3.4.1 整体层面的构成与互动关系 | 第26-27页 |
3.4.2 群组层面的构成与互动关系 | 第27-29页 |
4 基于网络的企业利益共同体模式的案例分析 | 第29-54页 |
4.1 研究对象的选取—小米公司 | 第29-30页 |
4.2 研究方法与过程 | 第30-32页 |
4.2.1 社会网络分析法 | 第30页 |
4.2.2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| 第30-32页 |
4.3 数据处理及分析 | 第32-52页 |
4.3.1 矩阵图的绘制 | 第32-34页 |
4.3.2 社群图绘制以及网络结构分析 | 第34-37页 |
4.3.3 企业利益共同体的构成和规模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3.4 企业利益共同体的网络密度和凝聚度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3.5 企业利益共同体的网络中心性分析 | 第39-50页 |
4.3.6 共同体网络的关系类型分析 | 第50-52页 |
4.4 案例研究结果 | 第52-54页 |
5 研究结论、研究局限与展望 | 第54-57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54-56页 |
5.2 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 | 第56-57页 |
附录 | 第57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后记 | 第69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