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注册资本认缴制概述 | 第9-14页 |
1.1 公司资本认缴制相关概念 | 第9-13页 |
1.1.1 公司资本制度论述 | 第9-10页 |
1.1.2 2013《公司法》资本认缴制的主要内容 | 第10-12页 |
1.1.3 我国公司资本认缴制的性质 | 第12-13页 |
1.2 实缴制和认缴制的区别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认缴制下的股东出资义务与责任 | 第14-21页 |
2.1 股东出资契约 | 第14-16页 |
2.1.1 股东出资契约的性质 | 第14页 |
2.1.2 股东认缴注册资本的谨慎性 | 第14-16页 |
2.1.3 股东约定出资期限的限制 | 第16页 |
2.2 股东出资义务 | 第16-19页 |
2.2.1 股东出资义务的性质 | 第16-18页 |
2.2.2 股东履行出资义务的证明方式 | 第18-19页 |
2.3 股东出资责任 | 第19-21页 |
2.3.1 股东出资瑕疵对其他股东的违约问题 | 第19-20页 |
2.3.2 股东出资瑕疵对债权人利益的侵害问题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认缴制下的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面临的问题 | 第21-30页 |
3.1 认缴制的消极影响 | 第21-24页 |
3.1.1 公司注册资本畸高或者畸低 | 第21-22页 |
3.1.2 注册资本认缴期限过长 | 第22-23页 |
3.1.3 注册资本实际到位率低 | 第23-24页 |
3.1.4 虚假缴纳出资情况增多 | 第24页 |
3.2 认缴制下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原因 | 第24-27页 |
3.2.1 公司信用基础 | 第24-25页 |
3.2.2 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 | 第25-27页 |
3.3 认缴制下债权人利益保护的难点 | 第27-30页 |
3.3.1 债权人知情权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| 第27-28页 |
3.3.2 股东出资证明责任无法落实 | 第28页 |
3.3.3 股东出资期限未到来时公司无法清偿债务的困境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认缴制下的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完善机制 | 第30-42页 |
4.1 债权人利益保护与信息披露 | 第30-32页 |
4.1.1 信息披露制度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重要性 | 第30-31页 |
4.1.2 认缴制下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| 第31-32页 |
4.2 债权人利益保护与公司信用体系的建立 | 第32-35页 |
4.2.1 公司信用的基础 | 第32-33页 |
4.2.2 认缴制下公司信用基础的再认识 | 第33-34页 |
4.2.3 认缴制下公司信用体系的建立 | 第34-35页 |
4.3 债权人利益保护与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| 第35-38页 |
4.3.1 实缴制下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范围 | 第35-36页 |
4.3.2 认缴制下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可行性 | 第36-38页 |
4.4 债权人利益保护与股东出资担保 | 第38-39页 |
4.4.1 英国公司法关于股份留置的规定 | 第38页 |
4.4.2 股东出资担保的可行性 | 第38-39页 |
4.5 债权人利益保护与股东出资责任加速到期研究 | 第39-42页 |
4.5.1 美国公司法关于催缴出资的规定 | 第39-40页 |
4.5.2 股东出资责任加速到期的可行性分析 | 第40-42页 |
结论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