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1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7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| 第9-11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9-10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浦发银行保理业务发展现状 | 第11-19页 |
2.1 浦发银行保理业务发展情况 | 第11-17页 |
2.1.1 整体经营情况 | 第11-13页 |
2.1.2 区域分布 | 第13-16页 |
2.1.3 网上保理业务开展情况 | 第16-17页 |
2.2 变化原因分析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浦发银行保理业务特点的SWOT分析 | 第19-26页 |
3.1 浦发银行保理业务优势 | 第19-20页 |
3.1.1 产品种类丰富 | 第19-20页 |
3.1.2 申请业务渠道丰富 | 第20页 |
3.2 浦发银行保理业务劣势 | 第20-22页 |
3.2.1 行业、客户过度集中 | 第20-21页 |
3.2.2 内部操作合规性、高效性差 | 第21页 |
3.2.3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| 第21-22页 |
3.2.4 应收账款确认方式单一 | 第22页 |
3.3 浦发银行保理业务面临的机遇 | 第22-23页 |
3.4 浦发银行保理业务面临的挑战 | 第23-24页 |
3.4.1 规模持续紧张 | 第23页 |
3.4.2 客户资源有限 | 第23页 |
3.4.3 商业保理公司日渐壮大 | 第23-24页 |
3.5 浦发银行发展保理业务SWOT矩阵分析 | 第24-26页 |
第四章 浦发银行发展保理业务的对策建议 | 第26-43页 |
4.1 加强市场分析 | 第26页 |
4.2 与买方实现共赢 | 第26页 |
4.3 简化应收账款确认方式 | 第26-30页 |
4.3.1 以电子邮件确认应付账款 | 第27页 |
4.3.2 使用公司网银确认应付账款 | 第27-28页 |
4.3.3 银行与核心买方企业ERP直接对接 | 第28-30页 |
4.4 充分利用同业渠道 | 第30-34页 |
4.4.1 利用再保理缓解行内信贷规模不足 | 第30-31页 |
4.4.2 利用国内银行间双保理缓解客户授信额度不足 | 第31-33页 |
4.4.3 案例分析 | 第33-34页 |
4.5 将服务客群从企业拓展到政府机构 | 第34-40页 |
4.5.1 政府现有融资方式对比分析 | 第34-36页 |
4.5.2 利用融资租赁保理解决机构类客户融资需求 | 第36页 |
4.5.3 风险防控及缓释措施 | 第36-39页 |
4.5.4 业务优势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6 加大团队建设和人员培训力度 | 第40页 |
4.7 加强保理业务风险管理 | 第40-41页 |
4.8 制定有效的考核机制 | 第41-43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