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教师与学生论文--教师、班主任论文

乡村小学教师教学负荷的调查研究

中文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绪论第9-23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新课改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农村教师的教学任务较繁重第10-11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目的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三、已有研究的概述第12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国内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已有研究述评第18-19页
    四、研究思路第19页
    五、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比较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概念界定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几个相关概念比较第21-23页
第一章 乡村小学教师教学负荷的现状第23-37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设计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方法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研究步骤第25-26页
    二、调查结果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乡村小学教师的课时量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乡村小学教师备课节数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乡村小学教师听评课节数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乡村小学教师批改作业数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乡村小学教师课后辅导时间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乡村小学教师教研次数和时间第31页
    三、结论与讨论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课时量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存在差异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课时量对班主任与非班主任教师存在差异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备课节数在学科上存在显著差异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听评课节数在教龄上存在差异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批改作业数在学科上存在差异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教研时间和次数在地域上不存在差异第35-37页
第二章 乡村小学教师教学负荷的影响因素第37-43页
    一、乡村小学师资匮乏第37-38页
    二、教师评价体系单一第38-40页
    三、部分小学班额较大第40-41页
    四、留守儿童基础薄弱第41页
    五、家校之间合作不畅第41-43页
第三章 思考和建议第43-49页
    一、加强乡村教师支持力度第43-44页
    二、主动建立多元评价机制第44-45页
    三、落实政策破解班额难题第45-46页
    四、引导乡村教师自我发展第46-47页
    五、推动并且优化家校合作第47-49页
结语第49-50页
注释第50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5页
附录第55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信息技术在初中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中小学民俗文化课程的一体化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