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药学论文--药品论文--治疗传染病及寄生虫病药物论文

电荷对抗菌肽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影响

缩略词表第6-8页
中文摘要第8-11页
Abstract第11-14页
前言第15-31页
    1、抗菌肽的分类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、按抗菌肽的来源分类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1、动物源性抗菌肽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、植物源性抗菌肽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3、微生物源性抗菌肽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、按抗菌肽的二级结构分类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、α-螺旋抗菌肽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、β-折叠抗菌肽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、延伸/无规蜷曲抗菌肽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、按抗菌肽的功能分类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、抗细菌抗菌肽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、抗真菌抗菌肽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3、抗寄生虫抗菌肽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4、抗病毒抗菌肽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5、抗肿瘤抗菌肽第18页
    2、抗菌肽的抗菌机理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、抗菌肽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、抗菌肽与细菌内靶分子相互作用第19-20页
    3、抗菌肽与细胞膜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、细胞膜磷脂组成对其与抗菌肽相互作用的影响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、抗菌肽的物理特征对其与细胞膜相互作用的影响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、抗菌肽的序列和结构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、电荷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、两亲性和疏水距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4、疏水性第22页
    4、合成抗菌肽的设计方案及增强抗菌肽应用性的策略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1、合成抗菌肽的设计方案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、模板修饰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、从头设计两亲性抗菌肽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3、生物信息学和多肽文库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4.2、增加抗菌肽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策略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、增强抗菌肽的蛋白酶抗性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、增强抗菌肽的盐稳定性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、抗菌肽与其他试剂协同应用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、抗菌肽的递送第26页
    5、抗菌肽在核酸递送方面的应用进展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5.1、基因治疗概述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5.2、基因递送系统概述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5.3、阳离子递送系统的细胞内运输途径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1、阳离子载体的内吞途径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2、阳离子载体的内含体逃逸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、基因入核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5.4、多肽在内含体/溶酶体逃逸中的应用进展第29-31页
第一章、天然抗菌肽的电荷对其细胞膜选择性及生物相容性的影响第31-44页
    1、材料和方法第31-32页
    2、实验方法第32-35页
    3、实验结果第35-42页
    4、讨论第42-43页
    5、结论第43-44页
第二章、增加正电荷氨基酸残基对AR-23 选择性毒性的影响第44-66页
    1、材料和方法第44-46页
    2、实验方法第46-50页
    3、实验结果第50-62页
    4、讨论第62-65页
    5、结论第65-66页
第三章、电荷对抗菌肽在酸性条件下膜裂解活性及增强PEI介导转染作用的影响第66-83页
    1、材料和方法第67-68页
    2、实验方法第68-71页
    3、实验结果第71-81页
    4、讨论第81-82页
    5、结论第82-83页
第四章、电荷对AR-23 在酸性条件下膜裂解活性及增强PLL介导转染作用的影响第83-101页
    1、材料和方法第83-84页
    2、实验方法第84-88页
    3、实验结果第88-98页
    4、讨论第98-100页
    5、总结第100-101页
参考文献第101-116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的专利第116-118页
个人简历第118-119页
致谢第119页

论文共11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活体成像监测纳米金激活肝脏SAA及SAA促进T细胞迁移作用研究
下一篇:空气弹簧准零刚度隔振器的特性分析及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