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缩写符号 | 第8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3页 |
1.1 再造烟叶概述 | 第13页 |
1.2 造纸法再造烟叶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1 萃取工艺的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1.2.2 打浆抄造工艺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.3 外加纤维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 卷烟主流烟气中挥发性羰基化合物概述 | 第16-18页 |
1.3.1 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刺激性研究进展 | 第17页 |
1.3.2 挥发性羰基化合物毒理学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1.4 主流烟气中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来源 | 第18-19页 |
1.4.1 保润剂对羰基化合物形成的影响 | 第18页 |
1.4.2 烟叶成分对羰基化合物形成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1.5 降低主流烟气中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| 第19-21页 |
1.5.1 物理方法降低羰基化合物含量 | 第20页 |
1.5.2 化学方法降低羰基化合物含量 | 第20-21页 |
1.6 论文立题背景及意义 | 第21-22页 |
1.7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再造烟叶与烤烟烟叶品质比较与分析 | 第23-40页 |
2.1 前言 | 第23页 |
2.2 材料与设备 | 第23-24页 |
2.2.1 实验材料与试剂 | 第23-24页 |
2.2.2 实验仪器与设备 | 第24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4-27页 |
2.3.1 再造烟叶定量的测定 | 第24页 |
2.3.2 再造烟叶厚度的测定 | 第24页 |
2.3.3 再造烟叶和烤烟烟叶颜色的测定 | 第24页 |
2.3.4 再造烟叶和烤烟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测定 | 第24-25页 |
2.3.5 再造烟叶和烤烟烟叶香味成分的测定 | 第25页 |
2.3.6 标样物质储备液、工作液的配制 | 第25页 |
2.3.7 再造烟叶和烤烟烟叶热重分析 | 第25页 |
2.3.8 再造烟叶和烤烟烟叶卷烟的制备与抽吸 | 第25-26页 |
2.3.9 再造烟叶和烤烟烟叶主流烟气常规成分的测定 | 第26页 |
2.3.10 再造烟叶和烤烟烟叶主流烟气香味成分的测定 | 第26页 |
2.3.11 再造烟叶和烤烟烟叶主流烟气中羰基化合物的测定 | 第26-27页 |
2.3.12 统计分析 | 第27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27-38页 |
2.4.1 再造烟叶的物理性质分析 | 第27页 |
2.4.2 再造烟叶和烤烟烟叶颜色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4.3 再造烟叶和烤烟烟叶常规成分分析 | 第28-29页 |
2.4.4 再造烟叶和烤烟烟叶香味成分分析 | 第29-31页 |
2.4.5 再造烟叶和烤烟烟叶热力学性质分析 | 第31-34页 |
2.4.6 再造烟叶和烤烟烟叶烟气常规成分分析 | 第34-35页 |
2.4.7 再造烟叶和烤烟烟叶主流烟气香味成分分析 | 第35-36页 |
2.4.8 再造烟叶和烤烟烟叶主流烟气中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分析 | 第36-3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再造烟叶工艺环节对主流烟气中羰基化合物形成的影响 | 第40-54页 |
3.1 前言 | 第40页 |
3.2 材料与设备 | 第40-41页 |
3.2.1 实验材料与试剂 | 第40页 |
3.2.2 实验仪器与设备 | 第40-41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41-42页 |
3.3.1 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制备 | 第41页 |
3.3.2 再造烟叶卷烟的制备与抽吸 | 第41页 |
3.3.3 再造烟叶卷烟主流烟气中羰基化合物的测定 | 第41-42页 |
3.3.4 烟梗和烟末常规化学成分的测定 | 第42页 |
3.3.5 再造烟叶物理指标的测定 | 第42页 |
3.3.6 再造烟叶热重分析 | 第42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42-52页 |
3.4.1 原料产地对再造烟叶主流烟气中羰基化合物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3.4.2 涂布液组成对再造烟叶主流烟气中羰基化合物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3.4.3 涂布液浓缩温度对再造烟叶主流烟气中羰基化合物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3.4.4 纸基组成对再造烟叶主流烟气中羰基化合物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3.4.5 外加纤维种类对再造烟叶主流烟气中羰基化合物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3.4.6 针叶木浆纤维添加量对再造烟叶主流烟气中羰基化合物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3.4.7 涂布率对再造烟叶主流烟气中羰基化合物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3.4.8 针叶木浆纤维对再造烟叶品质的影响 | 第49-5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四章 针叶木浆纤维影响再造烟叶主流烟气中羰基化合物形成的原因分析 | 第54-72页 |
4.1 前言 | 第54页 |
4.2 材料与设备 | 第54-55页 |
4.2.1 实验材料与试剂 | 第54-55页 |
4.2.2 实验仪器与设备 | 第55页 |
4.3 实验方法 | 第55-57页 |
4.3.1 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制备 | 第55页 |
4.3.2 外加纤维和再造烟叶的热重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3.3 外加纤维、再造烟叶和单糖气体产物分析 | 第56页 |
4.3.4 气体产物释放曲线面积大小计算 | 第56页 |
4.3.5 单糖的热力学性质分析 | 第56页 |
4.3.6 纤维单糖组成分析 | 第56-57页 |
4.3.7 再造烟叶和单糖等温氧化热裂解分析 | 第57页 |
4.4 结果与讨论 | 第57-70页 |
4.4.1 针叶木浆纤维对再造烟叶主流烟气中CO释放量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4.4.2 两种外加纤维与两种再造烟叶热力学性质分析 | 第58-60页 |
4.4.3 两种外加纤维与两种再造烟叶气体产物分析 | 第60-63页 |
4.4.4 两种再造烟叶等温氧化热裂解分析 | 第63-65页 |
4.4.5 两种外加纤维单糖组成以及单糖的等温热氧化裂解分析 | 第65-69页 |
4.4.6 葡萄糖和木糖性质比较分析 | 第69-7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五章 含氮化合物对再造烟叶羰基化合物形成的影响 | 第72-82页 |
5.1 前言 | 第72-73页 |
5.2 材料与设备 | 第73页 |
5.2.1 实验材料与试剂 | 第73页 |
5.2.2 实验仪器与设备 | 第73页 |
5.3 实验方法 | 第73-74页 |
5.3.1 样品的制备 | 第73页 |
5.3.2 卷烟的制备与抽吸 | 第73页 |
5.3.3 再造烟叶热重分析 | 第73页 |
5.3.4 再造烟叶主流烟气常规成分分析 | 第73页 |
5.3.5 再造烟叶主流烟气中主要酚类物质测定 | 第73-74页 |
5.3.6 卷烟的感官评吸 | 第74页 |
5.3.7 统计分析 | 第74页 |
5.4 结果与讨论 | 第74-80页 |
5.4.1 五种含氮化合物对再造烟叶主流烟气羰基化合物形成的影响 | 第74-75页 |
5.4.2 尿素对再造烟叶热力学性质的影响 | 第75-76页 |
5.4.3 四种铵盐对再造烟叶热力学性质的影响 | 第76-78页 |
5.4.4 五种含氮化合物对再造烟叶主流烟气常规成分释放的影响 | 第78-79页 |
5.4.5 五种含氮化合物对再造烟叶主流烟气酚类物质形成的影响 | 第79-80页 |
5.4.6 氯化铵添加量对再造烟叶感官品质的影响 | 第80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0-82页 |
主要结论与展望 | 第82-84页 |
主要结论 | 第82-83页 |
展望 | 第83-84页 |
论文创新点 | 第84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5页 |
附录: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