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研究--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
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中文文摘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绪论 | 第8-14页 |
一、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9-10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四、概念界定 | 第11-14页 |
第一章 新农合支付方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4-20页 |
一、利益相关者理论 | 第14页 |
二、权威相关利益者——卫生行政部门 | 第14-15页 |
三、重要利益相关者——新农合经办机构 | 第15-16页 |
四、关键利益相关者——医疗机构 | 第16页 |
五、关键利益相关者——医生 | 第16-17页 |
六、蛰伏利益相关者——参合农民 | 第17-20页 |
第二章 福建省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的现状 | 第20-28页 |
一、福建省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的轨迹 | 第20-23页 |
二、石狮市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 | 第23-25页 |
三、建瓯市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 | 第25-28页 |
第三章 福建省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2页 |
一、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总体难度较大 | 第28页 |
二、支付标准的测算不够科学合理 | 第28-29页 |
三、病种覆盖面窄,费用控制效果有限 | 第29页 |
四、支付方式改革配套措施有待完善 | 第29-30页 |
五、参合患者监督作用有限 | 第30-32页 |
第四章 国内外支付方式改革的借鉴 | 第32-36页 |
一、国外实践经验 | 第32页 |
二、国内实践经验 | 第32-34页 |
三、支付方式改革的发展趋势 | 第34-36页 |
第五章 完善福建省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的对策建议 | 第36-38页 |
一、理性、科学地选择支付方式 | 第36页 |
二、科学、合理地确定支付标准 | 第36页 |
三、提高按病种付费的覆盖面 | 第36-37页 |
四、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| 第37页 |
五、完善支付方式配套改革 | 第37-38页 |
结语 | 第38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