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注释表 | 第9-10页 |
缩略词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碳化硅反射镜的传统加工工艺 | 第12-14页 |
1.2.1 碳化硅反射镜毛坯的制备工艺 | 第12页 |
1.2.2 碳化硅材料反射镜结构的轻量化 | 第12-13页 |
1.2.3 碳化硅光学镜面传统加工方式 | 第13-14页 |
1.3 电火花加工工艺的原理 | 第14-15页 |
1.4 电火花加工工艺及最新进展 | 第15-17页 |
1.4.1 电火花加工工艺 | 第15-16页 |
1.4.2 电火花工艺的最新进展 | 第16-17页 |
1.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电火花平动加工工艺放电机理研究 | 第19-34页 |
2.1 脉冲放电中碳化硅材料的去除机制 | 第19-21页 |
2.2 电火花平动温度场仿真分析 | 第21-29页 |
2.2.1 有限元法 | 第21-22页 |
2.2.2 电火花放电能量 | 第22-24页 |
2.2.3 放电通道半径 | 第24页 |
2.2.4 放电加工热流密度载荷 | 第24-25页 |
2.2.5 数学模型 | 第25页 |
2.2.6 热分析边界条件 | 第25-26页 |
2.2.7 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| 第26-29页 |
2.3 电火花平动流场仿真分析 | 第29-33页 |
2.3.1 建立工作液流场模型 | 第30页 |
2.3.2 建立有限元流场仿真模型 | 第30-32页 |
2.3.3 流场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32-3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高速流场下电火花平动加工试验系统的建立 | 第34-46页 |
3.1 试验系统综述 | 第34-35页 |
3.2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| 第35-36页 |
3.2.1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| 第35页 |
3.2.2 试验用大型线切割机床的基本技术参数 | 第35-36页 |
3.3 电极的设计 | 第36-37页 |
3.3.1 电极材料的选择 | 第36页 |
3.3.2 电极形式的设计 | 第36-37页 |
3.4 进给系统 | 第37-41页 |
3.4.1 电极微进给系统 | 第38页 |
3.4.2 线切割XY两个方向的相对运动以及平动 | 第38-39页 |
3.4.3 线切割XY两个方向的相对运动以及平动的编程实现 | 第39-40页 |
3.4.4 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的加工策略 | 第40-41页 |
3.5 冲液系统 | 第41-42页 |
3.5.1 电火花工作液的选择 | 第41页 |
3.5.2 电火花冲液方式的选择 | 第41-42页 |
3.6 脉冲电源 | 第42页 |
3.7 检测及其它装置 | 第42-44页 |
3.8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高速流场下电火花平动加工试验及分析 | 第46-63页 |
4.1 电火花平动加工试验原理的试验验证 | 第46-48页 |
4.2 电参数及冲液流量对电火花平动加工材料去除率的影响 | 第48-53页 |
4.2.1 电参数对电火花平动加工材料去除率影响规律试验方案 | 第49-53页 |
4.2.2 工作液流量对电火花平动材料去除率影响规律试验方案 | 第53页 |
4.3 电参数和平动速度对电火花平动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| 第53-56页 |
4.3.1 电参数对电火花平动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试验方案 | 第53-56页 |
4.3.2 平动速度对电火花平动加工表面质量影响规律试验方案 | 第56页 |
4.4 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的平面磨削试验 | 第56-62页 |
4.4.1 试验前准备 | 第57-58页 |
4.4.2 反射镜加工过程 | 第58-61页 |
4.4.3 反射镜加工效果 | 第61-6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3-66页 |
5.1 论文完成的工作总结 | 第63-64页 |
5.2 后续工作展望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