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等效阻抗的超声加工自动进给系统设计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注释表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本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1-15页 |
1.1.1 超声加工技术的原理 | 第11-13页 |
1.1.2 超声加工设备的组成 | 第13-14页 |
1.1.3 超声加工设备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| 第14-15页 |
1.2 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 各章节内容安排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超声加工振动系统设计与研制 | 第18-41页 |
2.1 超声加工振动系统组成 | 第18-24页 |
2.1.1 超声波发生器 | 第19-22页 |
2.1.2 超声换能器 | 第22页 |
2.1.3 变幅杆 | 第22-23页 |
2.1.4 工具 | 第23-24页 |
2.2 压电换能器设计与匹配 | 第24-33页 |
2.2.1 频率与振幅的选择 | 第24页 |
2.2.2 结构与材料的选择 | 第24-26页 |
2.2.3 换能器设计方法与尺寸计算 | 第26-32页 |
2.2.4 换能器的研制 | 第32页 |
2.2.5 换能器的匹配 | 第32-33页 |
2.3 变幅工具杆设计与仿真 | 第33-40页 |
2.3.1 形状与材料的选择 | 第33-34页 |
2.3.2 变幅工具杆设计方法与尺寸计算 | 第34-36页 |
2.3.3 变幅工具杆有限元仿真 | 第36-40页 |
2.3.4 变幅工具杆的研制 | 第4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三章 基于等效阻抗的超声加工自动进给设计 | 第41-54页 |
3.1 自动进给系统总体设计 | 第41-45页 |
3.1.1 自动进给调节系统的作用 | 第41-43页 |
3.1.2 自动进给调节系统的技术要求 | 第43页 |
3.1.3 自动进给调节系统的分类 | 第43页 |
3.1.4 自动进给调节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| 第43-45页 |
3.2 超声振动系统等效阻抗分析 | 第45-51页 |
3.2.1 压电换能器的阻抗特性 | 第46-47页 |
3.2.2 串联谐振等效阻抗分析 | 第47-51页 |
3.3 基于等效阻抗的超声加工自动进给设计 | 第51-53页 |
3.3.1 机床结构设计 | 第51-52页 |
3.3.2 控制程序设计 | 第52-5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四章 试验与结果分析 | 第54-63页 |
4.1 振动性能测试 | 第54-57页 |
4.1.1 振动性能测试装置 | 第54-55页 |
4.1.2 振动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| 第55-57页 |
4.2 阻抗试验 | 第57-59页 |
4.2.1 阻抗试验装置 | 第57-58页 |
4.2.2 阻抗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8-59页 |
4.3 超声孔加工试验 | 第59-62页 |
4.3.1 超声孔加工试验条件 | 第59-60页 |
4.3.2 超声孔加工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0-6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5.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| 第63-64页 |
5.2 后续工作展望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在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1页 |